轻小说的制度自信(2)
而从小说创作的角度来说,真实的体验往往能够激发创作欲望,令人印象深刻,所以作者把自己的经历与见闻写成小说,就可以出来一部佳作。但让他们继续整第二部作品,第二部作品就很有可能默默无闻。大约是因为他们在写完自己的人生经历之后,灵感的源泉就已经枯竭了吧。
这种现象当然不难避免,倒不如说我们熟知的大作家基本都避开了。应对方式就是见招拆招: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字功力;不断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只不过,到了近现代以来,随着文明的不断发展,大众开始接触越来越多的、水平并没有那么顶级的文学家,而这里面有相当一部分文学家确实没有什么后劲。譬如说,上世纪的“伤痕文学”“乡土文学”就有类似的问题,不少作家的代表作确实非常优秀,然而他们的代表作就是写自己的某一段人生,整完之后就没啥好写的了。
创作灵感难以恢复,行文技术又没什么实质性提升,由此产生的耗竭在轻小说里极为常见。接下来就引出本文的重点:“如何评价轻小说写手写出一部优秀作品之后就废了的现象”。
直接说结论。对于绝大多数业者,轻小说显然不是一个能干一辈子的行业;而轻小说业界也不指望任何一位作者的进步。
轻小说写手没法长久地干下去,面上的原因当然是收入既不高也不稳定。许多著名写手都是兼职的,不然连恰饭都够呛,凭啥让人全职干。非著名的就更不用说了。
再往深一层就是,就算全职,给够钱,他能写多久呢?
能坚持十年以上的当然有,比如我们都很熟悉的川原砾,镰池和马等人。这里我说的坚持,指的并不是进步,一年更比一年强,而是“能写出像样的第二部作品”。
这要求很低?我觉得并不低。姑且不讨论怎么着才算像样,重点在于“第二部”作品是怎么来的。
轻小说当然需要灵感。轻小说本质上是讲中学生的,而写手在写作之前都刚刚经历过一段中学生活,他们甚至比自己的读者更懂中学生。对中学生的理解,加上一些激情与灵感,促成了他们的第一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