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青云《紫电青霜》述评 ——兼论诸葛青云武侠小说的“承袭”与“变化”(上)(16)
2023-05-29 来源:百合文库
”
“石慧”的答复中,将她为何出现在“魔阵”的“来龙去脉”交待的已较为详尽,而末句又写“此时无暇详说”,更显得人物讲话“冗长”,读来有矛盾怪奇之感。其实,这些稍嫌“冗长”的人物讲话,更多是要通过人物之口讲给“读者”听的,用意在于插叙某些在同时或以前发生之事,与许多小说作者常用的通过“原来”一词来扭转时间去叙述某事的作用大致相同,若不需交待情节,人物讲话便又会显出急迫而简洁。其实无论处于何种情景之下,若人物讲话与“全知视角”下的叙述者叙事一般“平铺直叙”,恐怕多数都会因为“板正”而显得不够自然,且影响人物及情节的塑造。
诸葛青云的文字也是文白夹杂的,与还珠楼主相同的是,他们的文字均受“古白话”小说影响更深,整体而言,毕竟是偏于“通俗”的,坊间流传甚广的“声口太文”评价,大概是由于诸葛青云笔下的某些遣词用句偏于书面而来,例如《紫电青霜》第一章开篇写道:
(前略)庐山崇岩幽岫,复岭重冈,云雾又多,终年飞烟缥缈,积素霏微。不要说是身处名山,神迷胜境的一般游人,就是那些古往今来,酷嗜山水,专为穹幽选胜之客,胜游归去,濡笔为文之际,又能有几人,敢说“识得庐山真面目”呢?
宇内名山虽首称五岳,但庐山自古即推五岳之贰。汉武帝曾徙南岳之祭于此,明太祖且尊为庐岳。山脉源出南岭,自幕阜山迤逦东来,耸然突巍,雄峙赣北,襟江带湖,仰石万寻,去天一握,泉飞空际,瀑落云中,景物清奇无匹!自周朝方辅、匡俗以降,汉董晋吴,皆于此山著有灵异,虽然神仙之说,虚幻难凭,但幽壑灵崖,总多超尘绝俗之士。
“积素”意指“积雪”,“霏微”则是“雨雪、烟雾迷蒙之貌”,这两个词语,只要读书人对诗词有些涉猎,似乎便不难理解,惟后文“汉董晋吴”【25】四字,却嫌过于“省笔”,仿佛写骈文或填词时所用遣词法,非对庐山所发生神异传说有所了解,方可明晰。所谓“汉董”,其意是“汉朝的董奉”,东晋葛洪《神仙传》中记载他在庐山隐居,行医治病,终于升天成仙。至于“晋吴”,则是指“西晋的吴猛”,即“二十四孝”中“恣蚊饱血”之“吴猛”,传说他在庐山遇仙。
“石慧”的答复中,将她为何出现在“魔阵”的“来龙去脉”交待的已较为详尽,而末句又写“此时无暇详说”,更显得人物讲话“冗长”,读来有矛盾怪奇之感。其实,这些稍嫌“冗长”的人物讲话,更多是要通过人物之口讲给“读者”听的,用意在于插叙某些在同时或以前发生之事,与许多小说作者常用的通过“原来”一词来扭转时间去叙述某事的作用大致相同,若不需交待情节,人物讲话便又会显出急迫而简洁。其实无论处于何种情景之下,若人物讲话与“全知视角”下的叙述者叙事一般“平铺直叙”,恐怕多数都会因为“板正”而显得不够自然,且影响人物及情节的塑造。
诸葛青云的文字也是文白夹杂的,与还珠楼主相同的是,他们的文字均受“古白话”小说影响更深,整体而言,毕竟是偏于“通俗”的,坊间流传甚广的“声口太文”评价,大概是由于诸葛青云笔下的某些遣词用句偏于书面而来,例如《紫电青霜》第一章开篇写道:
(前略)庐山崇岩幽岫,复岭重冈,云雾又多,终年飞烟缥缈,积素霏微。不要说是身处名山,神迷胜境的一般游人,就是那些古往今来,酷嗜山水,专为穹幽选胜之客,胜游归去,濡笔为文之际,又能有几人,敢说“识得庐山真面目”呢?
宇内名山虽首称五岳,但庐山自古即推五岳之贰。汉武帝曾徙南岳之祭于此,明太祖且尊为庐岳。山脉源出南岭,自幕阜山迤逦东来,耸然突巍,雄峙赣北,襟江带湖,仰石万寻,去天一握,泉飞空际,瀑落云中,景物清奇无匹!自周朝方辅、匡俗以降,汉董晋吴,皆于此山著有灵异,虽然神仙之说,虚幻难凭,但幽壑灵崖,总多超尘绝俗之士。
“积素”意指“积雪”,“霏微”则是“雨雪、烟雾迷蒙之貌”,这两个词语,只要读书人对诗词有些涉猎,似乎便不难理解,惟后文“汉董晋吴”【25】四字,却嫌过于“省笔”,仿佛写骈文或填词时所用遣词法,非对庐山所发生神异传说有所了解,方可明晰。所谓“汉董”,其意是“汉朝的董奉”,东晋葛洪《神仙传》中记载他在庐山隐居,行医治病,终于升天成仙。至于“晋吴”,则是指“西晋的吴猛”,即“二十四孝”中“恣蚊饱血”之“吴猛”,传说他在庐山遇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