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到底有多美?宝黛共读西厢这个画面简直绝了(3)
其实原因就在于这个选段并没有真正打动学生,学生们从选段中看到的只是一个严厉得教人害怕的老父亲和一个不知道犯了什么错的小男孩,再有就是王夫人和贾母对宝玉的溺爱。
在“棍棒教育”不被提倡的今天,选段里面的内容和思想一点儿也没有深入到学生们的生命情境中去,甚至还会勾起某些人的“童年家庭噩梦”。
从美学的角度说,虽然艺术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但这样的选段既不能引起他们任何感官上的快感,也不能启发他们头脑中的联想,没有了解的兴趣,也就根本无法与文本发生审美关系,那么阅读欣赏自然就无从谈起了。
如果从一开始就让学生们读一读“宝黛共读西厢”,读一读黛玉是怎么帮宝玉应付抄写功课的,他们可能就会惊讶地发现,原来自己和书中的人物是多么的相似。
当他们背着老师和家长偷偷读小说、玩游戏、追剧时,三百年前在曹翁笔下就有一对两小无猜的恋人也和他们做了相同的事——宝玉和黛玉在暮春的桃花树下背着贾府所有人一起读了当时的禁书《西厢记》;当他们为了堆积成山的作业抓耳挠腮、在考试前夕对着题目苦思不得时,宝玉每次被他的父亲贾政大人问功课的前一晚也是这般的焦虑急躁。
只要发现了共同点就意味着可能会产生共鸣,继而发生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从年龄来说,宝玉、黛玉都可以看成是现代中学生的同龄人,这个时期的学生们都恰好处于含苞待放的青春期阶段。
“哪个少男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花样年华的少男少女们,内心深处常常都会不约而同地涌起一股或多或少的萌动,这种萌动是关于生命的向往、关于美的渴望、甚至是关于“情”与“性”的好奇。花季雨季的男孩女孩对青春之美、精神之美、以及生命之美的向往,这是一种人之常情,古今皆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