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他们的心理.二》(2)

2023-04-01摘录心语读后感 来源:百合文库
至于在生活待遇方面,他说:当时只靠军队供应的饭菜是填不饱肚子的。大家都走到饭锅前拿起粘在锅里的饭粒就吃。当时只要看到吃的可以说是不顾一切了,肚子一直是饿着。
如果说他们在入伍过的是这样一种半饥半饱及“不打不成人”的灾难生活的话,那么他们在常年的“自己是优等民族”的至高无上的自豪感构造下,同时也深入骨髓的认为邻国的中国人是只配成为掠夺、榨取、统治的劣等民族对象,那么在这么一种精神状态下,这些家乡的士兵,逐渐成为异国的魔鬼,从一开始的茫然惊讶,到后来的心理平静,从而主动的去杀、去偷、去抢、去烧,那就是一个循序渐进而的过程了。
原士兵冈崎茂(时年86岁)则讲述了出发时的经历:我们从大阪港出发,越越过玄界滩到达朝鲜,那是天气冷极了,是零下33℃的严寒。所以我们都穿了直到膝盖下面的毛毡长靴,有一回我一晕船,军曹就说“晕船就说明你注意力不集中”,说着就拿竹刀打了我。
原士兵金谷正敏(时年85岁)也说:(在齐齐哈尔训练时)要说让人难过的事,没有比被人欺负更让人难过的了,具体来说,放哨的时候,也就是持枪站岗时,你只要一不小心忘了给上头的人敬礼,马上就会被打个半死。
老兵的起居由值日的人轮流照顾,可就算你不值日,他们只要发现了也会叫你做,那简直就像一场竞争不许不知道没发现,而且慢一点还得挨打,总之抢先的人就是胜利。
在“生命诚可贵”的观念来看,这样的经历不是噩梦那是什么呢?原士兵在回忆训练和参战时也认为“保命是第一位的”,但是似乎在把国家变成战争机器的决定国家命运的高级领导看来,“马是武器,士兵是消耗品”。根本不认为这些士兵是人,而是某样消耗品,消耗完了,大不了补充就是。
也许有些人会觉得这是少见的,或者是不可信的。但是从不止一个原士兵这样的从军经历的回忆来看,很难说可信度不高,在他们平静的叙述这样的回忆,就知道这已经不是“辛苦”或者“难过”,而就是“恐怖”了。
所以回过头来,这些适用户籍法和兵役法的普通人,服役两年甚至七年四个月只是平常事,甚至在此之后再服役十年、十二年的叠加兵役,在国家来看,亦被认为是可行的。而在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则直接把后备兵役编入预备兵役,使之年限成为15年4个月的超长年限,又将补充兵役在12年4个月上又加了5年,这只能说明:这个国家已经更加坚定不移的把自己的国民尽可能全部绑上战争列车,甚至不惜毁掉国家,而不择手段了。
一个人的年轻岁月是可贵的,而且年限就就那么多,哪怕是现在,谁能想象你必须把自己宝贵时间中的七年,甚至是十四年、十七年变成在战火中人变成鬼的经历,而且更没有任何选择,甚至是要心甘情愿的接受,这是有多么的可怕,即便是选择个体的抗争,仍然是无法长存的。
而且这些采访时已经高龄的原士兵,在当时则多是现役或预备役的召集兵。那么,何为召集兵?
书中也有记录。“为了兵务,把在家乡的休假兵,预备兵,后备兵,补充兵及国民兵招入军队,主要形式如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