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者(5)
此时的小光一时半会恐怕很难睡去,便又思考了起来,大脑作为思维的载体,它是如何运转的呢?随着计算机的发明,CPU的思考可以看作处理数据,而指令与数据的本质都是二进制而已,指令与数据都要占据内存。人呢?
“人应该比机器高级才对,人的脑容量有多大,信息是如何存储的,又是如何调用的?”
“这个问题虽然还没有答案,但以目前的信息量来看,恐怕没有一个人的大脑能够存的下,但人可以把信息存储在大脑之外”
“就像哈佛结构,就如指针变量,如果一个人可以将资源整理好,用的时候能立即调用出来,那么他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无法想象”
“把信息储存在外界,同时大脑可以随时调用,有什么办法呢?一来可以改变考试的形式,从小就锻炼大脑调用外界信息的能力,可以适当改进试题难度,考核理解与运用能力,人生本就是开卷考试,工作时能解决问题的人就是有能力的,也只有这样你才能看到各个学科的大佬”
“解放自己的大脑,累了就休息,没有必要的数据就放到外边,当使用的次数多了,自然就记住了,大脑也不会感觉累”
“让大脑做过滤信息的工作,把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类,以便用时调用,而能够调用是需要理解作为前提的,究竟该怎么做呢?”
第六章 天人合一
“想要调用外界的信息,必须给外界信息做一个标签,即是什么?有什么用?什么时候用?和它用在一起的还有那些?最后在来个使用实例,完美!”
想到这里,小光迫不及待的想要试一试,小光摇身一变,俨然成了一个信息过滤器,之间他把视频调成2倍速,飞速的接收着信息,是什么?有什么用?什么时候用?小光快速的分着类,小光不愧是聪明人,与自己相关的视频交杂着,看完这个人的讲解,再看另一个人的讲解,相同的知识不同的讲解方式,知识相互补充着,为了赶进度,小光没有边听边记录,而是听完写感悟,再听再整理的方式。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小光以然超进度完成学业任务,有了这么一个记录笔记,小光接着锻练自己的应用能力,用了几次后,不仅更加理解,有一些也已经记住。
笔记不断变厚、变薄再变厚,小光的设想依然成真,他也终于理解张无忌的那句全忘了,经历了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再到看山还是山!小光解放了自己的大脑。
“信息的输入依然成为小光的常态,而他始终没有忘记思考才是自己最大的武器”
小光再次展开思考,这一次他又会悟到什么呢?
“人可以感知自己的身体状态,疼痛、不舒服、害怕……还有人所谓的第六感,究竟是怎么回事?这应该是大脑思考的结果吧”小光很快找到了思考的题目。
“利用第六感或者说大脑的感知能力,先感受自己的状态,自己是相当糟糕急需改变,还是不太满意还想提高,然后感受自己进步的速度,自己是否有长期的计划可做,自己能否看到未来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