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节考(5)
诗人的眼睛
在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诗是一种商品。
这是一个出版跟不上文学的时代。在文官出面编纂选集之前,诗人与自然是最亲近的。他们寄情山水,把诗歌留在茶杯和瓷碗里,题在富贵人家的影壁前后,书写在大陆架隆起或崩裂的脊梁之上。
我是一名时空收藏家,以奇人奇珍为乐。今次我来找的,却不是诗人。李白不要,杜甫不要,王杨卢骆也不要。我要找的,是一个名叫李畋的老头子。
我降落在武氏即位的一年后,在一处不算偏僻的南方小村外找到了他的作坊。打听他的位置并不难,毕竟是远近闻名的花炮老祖。我也并不避讳同这个时代的人交往——就算不这样做,平行宇宙也时时刻刻在分叉发芽。
老祖看起来比史书上硬朗得多,却并不欢迎我。“走吧,找山下那些年轻人去。”他神色暗淡,“不要用说媒来取笑我,也不要找我做生意。我已经做不动烟花了。”
这在我的意料之中。于是我对着翻译器说:“我不是来找先生驱瘴气的。先生的才华不应止步于此。”
接着,我翻出一首这个时代的诗歌,在老人的面前吟诵起来。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朗诵作罢,老人的眼睛亮了起来。
我又取出一篇下个朝代的词曲,对着外面黑黢黢的山林,轻声吟唱。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对了!对了!”老人在我身后拍手叫道,仿佛亲眼目睹了光华流转的上元之夜。
“银汉低回度月华,琼钩宝柱绾灯纱……百枝然火龙衔烛,七采络缨凤吐花……”随着我不断从数据库中提取相关诗作,老人变得越发激动,甚至开始手舞足蹈。最后一曲作罢,他已经开始对我顶礼膜拜。这虽然在我的意料之中,却是不必要的。我慌忙扶他起来,谎称我不过是名误入仙山的旅行者,在从未来归返以前,是和他一样的凡人。
“之所以有这些诗,都要拜您的作品所赐。”
“真的?”
“千真万确,一千多年,甚至两千多年以后,烟花仍然是这里的人庆祝节日的主要手段,”说到这里,我忽然想起驱除瘴气才是这个时代烟花的主要功用,便索性继续说下去:“庆祝节日,表达幸福或伤感,或是代表纯粹的美。烟花的形式、规模和内涵都得到了拓展。”
“没错。我一直认为它的价值不止如此。仙人您的这些诗正有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