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大学狗逝去的青春:摩崖难回面老味,梧桐树下感无言(第四回)(5)
石门十三品并不全是汉朝所书,其中汉刻八品,曹魏和北魏摩崖各一品,宋刻摩崖三品。但在宏观上,都处于由篆到隶的转型时期。对研究这一时期的文字变迁具有重大意义。
《褒斜道摩崖》就是早期隶书成型的代表,是由篆向隶过渡的书体。此摩崖被视为中国书法史上最可靠的最早摩崖文字。后因岁月蹉跎,苔藓疯长,使其湮没无闻。 一千多年后的南宋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四月十六日,南郑县令、也是书法家的晏袤(临淄人)在雨后剥落的苔藓丛中发现了它,即录其全文并撰写 《鄐君开通褒斜道摩崖释文》镌于其下方壁上。
《褒斜道摩崖》局部 该摩崖因崖石形势而施架构,纵横长斜皆依自然走势,显出舒朗开阔、宏大浑朴的气象。结体饱满壮伟,方劲古拙。笔画在圆转与方折之间;方折如钢筋铁笔,圆转 亦厚重有力;虽无波磔(早期隶书,包括秦隶,并无点画波磔),却张扬霸气,带有由秦篆向汉隶渐变时 期的风味。清人方朔《枕经金石跋》说: “玩其体势,意在以篆为隶,亦由篆变隶之日,浑朴苍劲。”康有为则在《广艺舟双楫》里视其为与晚些的汉《裴岑纪功碑》、《郙阁颂》一路,同为 “隶中之篆也。”翁方纲也在《两汉金石记》里说:“此实未加波法之汉隶也。” 清人钱大昕、刘熙载却指其为传世汉隶 “最先”“、最古” 者,杨守敬更叹之为 “神品”。(分见《潜研堂金石文字 跋尾》、《艺概》、《评碑记》)总之,在中国书法史上表现出篆隶之变的中间形态(但隶的意味要多些),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
再往后,以桓帝建和二年的《石门颂》为代表的之后各汉刻,继承了早期隶书的章法特点,篆书的笔意之外,在隶书的笔意上也开始走向成熟,使其风格逐渐定型。具体表现为——早前的圆转笔,开始稍显露出宜于书写的方折笔。有了明显的波磔,更显舒展放纵。横笔的起收开始显露“蚕头雁尾"之势,部分用竹木简的结体并使之放大,点画依着岩面的崎岖巧做安排。在汉南三颂(《石门颂》、《西狭颂》、《郙阁颂》)中尤以此特征为突出。
《石门颂》局部 《石门颂》中“高祖受命"的“命”字,“王升"的“升”字, “世世叹诵”的“诵”字三字垂笔甚长,特别是命字长过一二字之多。这种打破汉隶常规的写法是有多种原因的——
其一,汉时人善颂亦善祷,往往随事喻指,颂祷结合。“命”字垂笔之长,象征汉王朝长久不息也, “诵”字垂笔之长,意谓长诵不已也, “升”字不仅垂笔略长,且横笔亦长,显系书者对其上司王升之崇敬耳。类似情形在其它汉刻中亦有所见,如《汉成阳灵台碑》 “建宁五年”的“年”字,也是垂笔颇长,究其原因,亦属此理。都是表现了对封建统治者能通民心,达民意的美好向往。
其二,《石门颂》摩崖通高2.61米,宽2.05米,在镌刻前先要用朱笔把文稿写在崖面上,叫做“书丹”。这样大的摩崖,书丹时石质纹理和书者身躯的势态,对每一字的笔画都有直接影响。以“命”字而论,在此字之下两格许,石质竖裂,不可接书,书者将命字垂笔索性拉长至两格许,恰填其空。可谓因地制宜之妙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