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钱德勒的漫长告别(2)
菲利普·马洛
有别于人物塑造的浓墨重彩,推理桥段的设计从来不是钱德勒侦探小说关注的重点,但与其之前的作品相比,《漫长的告别》的行文节奏还要更缓慢一些,甚至慢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故事设定的时间从第一年的11月一直持续到第二年的8月,而钱德勒其他的作品故事从开始到结束也就三五天的时间。当读者们急切想知道案件进展的时候,钱德勒却在不厌其烦地进行细致入微的环境描写,“故意”拖慢故事的节奏。
如果细读这部文本,读者甚至可以还原美国上世纪50年代的生活原貌。钱德勒对人物的长相、衣着、举止,对煮咖啡、网球场、审讯室,宽阔的田野与光秃秃的丘陵以及汽车轮胎溅起的尘土,都进行了细微的刻画。比如当伦诺克斯拿着枪来到马洛家以后,马洛悠闲地煮起了咖啡:“咖啡壶快要滚了。我把火转小,看着水往上升,在玻璃管底部停了一小会。我把火再开大,让水漫过圆丘,然后又快速把火拧小。我搅动咖啡,把它盖上。定时器定在三分钟。讲究方法的家伙,马洛。天塌下来也不能干扰他煮咖啡。”
全书中类似这种远离故事主线的描写比比皆是,而这正是钱德勒侦探小说的一大特点。这种闲笔不是那种草绳灰线式的,而是真正意义上纯粹的闲笔,村上春树称其为“伟大的绕远道”。如果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这种特点,那就是“余味”。钱德勒这种处处留有余味的文字,最是令读者击节叹赏。
《漫长的告别》书影
钱德勒一直坚持沿用现实主义细节的写作方式,无疑是对传统侦探小说的一种叛逆。在传统侦探小说中,真凶落网之日就是盖棺定论之时,而《漫长的告别》真相背后的真相更令人语塞、感慨万千;在传统侦探小说中,谜面是谋杀,谜底是真凶,而《漫长的告别》里谜面不变,谜底却远比凶手曝光更深不可测;在传统侦探小说中,杀人动机是全案甚至全书的核心,而《漫长的告别》里侦探马洛成了最迷人的角色,他的破案动机与相关故事成了最耐人寻味、意味深长的一种人生况味,钱德勒罕见地在案件背后写出情怀。所以村上春树才会说这是“一部文学的推理杰作,更是一部推理的文学杰作。”
学者止庵认为只有30岁以后的读者才能喜欢钱德勒的作品,私以为颇有道理。钱德勒的侦探小说所要表达的更多的是一种情怀,而不仅仅是一个案件的告破。这样的情怀和感悟,还真需要有一定的生活阅历才能体味的到。“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南宋蒋捷的《虞美人》,倒是很能说明阅读钱德勒作品时的心态。难怪村上春树早在八九十年代就把《漫长的告别》读了十几遍,而直到2006年才着手动笔将其翻译成日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