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读论语】八佾第三(三)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什么是仁?
简单的说,就是人心中的天性其中的一项,孟子曰: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而仁,便是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中的一项,而在表现行为上,仁就似乎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早在孔子前,书中就有了“仁”字的记载,《诗经·郑风·叔于田》曰:“洵美且仁”,这里的仁,是表示美而温和的意思,而在孔子手里,仁的意义得到了升华,变成了一种高贵而包含广泛的道德概念,其所指泛泛,在后人的解释中,已逐渐接近于无所不能的“道”的概念。
老子云:“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德不作为,是天然的不作为,下德的不作为,是刻意的不作为,此上下德,应当是以自然或是刻意为分,上德已然浑然天成,一举一动皆和天地之理,并非不作为,而是无需作为,如奔腾的河流般,人已经合于自然,一切是自然的运转,而非人之用意,下德则如河中圆石,顺流而下,虽无所作为,但却略显疏离刻意,不和与河。
而上仁的作为,是如河上小舟,虽乘船,但却顺河而下,有为而旁人不觉,天地行道而无声润万物,人行仁道则有为而同样无声,这是一种温和而和谐的状态,中庸的一个状态。
如果说“仁”是人内在的道德品质,那么礼乐就是这种高品质道德之人所外显的行为模式,本来的礼乐,应当是和仁是内外一体的,《礼记·学记》中讲:“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而这种状态,就是儒家的理想乡,内存仁义,外循礼乐。
但是,外在的礼乐依然要遵循内在仁义的指导,礼乐是外在形式,受仁义思想而领导,脱离仁而讲礼,便就如心口不一的伪君子一般,制定礼乐的是人,是人为了不明白仁义的人能有一个标准与模范而去学习的,其目的是修身与培训人的道德,人有三六九等,这是儒家所强调的,也是正确的,符合社会现实的,所以,儒家设立了等级制度,这种等级制度是人类社会天生就会存在的,刚出生的儿童不可能与成年人平等,擅长水利的工程师也不可能和水坝下拧螺丝的工人相等,这是人生不同所致的必然不平等性。
但是,这种不平衡是有限的,是表面的,这种与其叫做不平等,我更愿意认为是不相同,从人一生的大尺度来看,任何人都是一个个体,并不可能做出从根本上超越其他人的行为,这是一种平等,而儒家所强调的“天性”,也是我们平等的一点,从这一点上来看,人的不平等,通过每个人身上的“仁”的实现,就会在礼乐中得到一种平等,中国的礼乐,很大一部分起了这种作用,古代的天地神祇祭祀与祭祖,实际本质上是有着这样一种教化的作用,神祇与“仁义”之间,有着一种交织,或者说,神祇就是仁义的化身。
仁为礼之本,失去了仁,由于其失去其本来的意义,礼便变成了伪礼,乐便变成了伪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