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思·斯坦诺维奇:这才是心理学(二)(11)
“科学家们的虚荣心实际上在科学进程中起着作用,“科学家对自己的想法抱有的批判性态度并没有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科学的成功……更真实的情况是,每个科学家都积极地想要证明某些科学家所持有的观点是错误的。”(p. 42)科学知识的力量并不是来自于科学家的德行,而是源于他们不断交叉检验彼此的知识和结论的这一社会过程。
想法不值钱
先前关于检验世俗智慧的讨论,将我们引向了可证伪性原则的另一个有趣推论:想法不值钱。说得更准确些,我们的意思是某些类别的想法不值钱。生物学家和科学作家史蒂芬·古尔德(Stephen J. Gould, 1987)对此有所阐述:
15年的月刊专栏写作生涯,让我收到各个科学领域非专业读者的海量来信……我发现一个常见的、同时是压倒性的错误观点。人们会告诉我他们提出了一项革命性的理论,它会拓展科学的边界。这些理论通常以单倍行距打印在几张纸上,内容通常是对最深层的终极问题的猜测——什么是生命的本质?宇宙的起源?时间的起点?但是,这些想法不值钱。任何智力正常的人都能在早饭前想出几个这样的念头。科学家们自己也很容易就能想出来。但我们不这样做(或者说,我们只让它们留在自己脑子里),因为我们不能找到方法来验证它们以决定它们的对错。一个既不能被证实也不能被证伪的可爱想法,对科学来说又有什么用呢?
古尔德对最后一个问题的回答是:“没用。”古尔德这里所说的廉价想法正是我们早先在对卡尔·波普尔观点的讨论中提到的那些:包罗万象、复杂、“模糊”、能够用来解释一切的宏大理论——这种理论的建构更多是为了提供情感支持,因为它们没打算被改变或抛弃。古尔德告诉我们,这种理论对于科学目标是无用的,无论它们多么有抚慰功能。科学是创造性的过程,但是这种创造性需要让概念结构符合实验数据。这并不容易做到。那些如实解释真实世界的想法一点儿也不廉价。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好的科学理论很难提出、而不可证伪的伪科学信仰体系泛滥的原因,因为后者很容易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