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丽塔》(2)
美国现实生活还为纳博科夫描写洛丽塔与成年男子同居的大胆举动提供了活生生的事实案例。在这一过程中,纳博科夫格外关注各种事故、性犯罪案件以及谋杀案的新闻报道,还把有些案件的大致情形记录下来,甚至有些几乎被原封不动地引入《洛丽塔》中。其中有一桩案件“吉·爱德华·格拉默谋杀亲妻案,在会见了怀孕了的洛丽塔后,亨伯特驾车重访拉姆斯代尔,路过夏洛特·黑兹的墓地时,突然插入对这起案件的描述”。所有这些都是美国活生生的社会现实,纳博科夫收集这些“资料”,并把它们加以巧妙的排列组合,移植到《洛丽塔》中。
亨伯特
主人公亨伯特患有恋童癖,是一个精神分裂者,对九至十四岁的性感少女具有无法克制的欲望。对安娜贝尔的永恒记忆使得亨伯特长期处于对性感少女畸形追求的梦幻中,洛丽塔的出现,使这一畸形追求找到了承载的实体。
亨伯特是一个具有自传性质的人物,他和纳博科夫极其相似,这一相似表现在他们都在早年失去了自己最珍贵的东西,亨伯特失去了最心爱的恋人,纳博科夫失去了生养自己的故乡,成了无根之人。而且这种损失都给他们造成了永远难以愈合的心理创伤和无法克服的精神障碍。二者的流亡都体现了地域和精神的双重性,由欧洲到美国,无家无根,思维和意识也处于美国文化的边缘状态。纳博科夫对自己流亡身份的印记、对故乡“根”的眷恋体现为对语言的执拗;亨伯特对昔日恋人的投射——性感少女的苦苦追寻与痴狂迷恋及其最终的受挫,导致他精神分裂,流亡一直存在他的潜意识当中。
洛丽塔
洛丽塔是一个生于美国、长于美国的“时尚”女孩,她父亲去世早,与母亲生活在一起,具有很叛逆的性格,母女关系一直不好。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在对子女的个性所填的表中,夏洛特·黑兹用以下十个形容词来形容她的女儿,即寻衅生事的、吵吵闹闹的、爱找岔子的、多疑的、不耐烦的、动辄生气的、爱打听闲事的、无精打采的、不听话的和固执的,好的形容词一个都没有,可见母女俩的关系不怎么融洽,也说明洛丽塔确实有很多不好的习惯。
安娜贝尔
安娜贝尔是一个比亨伯特小几个月的可爱的孩子,她聪明伶俐、天真无邪,做着那个时候其他小孩子做的事情。她和亨伯特在一同在海边玩耍,他们谈论对芸芸众生的世界、对富有竞争性的网球比赛的兴趣,他们谈论的话题还涉及到唯我论哲学等。她怀有一颗善良的心,幼小动物的软弱无力引起她同样强烈的痛苦。安娜贝尔与亨伯特是相爱,而不是像亨伯特对洛丽塔那样,一方痴迷地爱着另一方,他们突然间疯狂、笨拙、不顾体面、万分痛苦地相爱了,经历了一段非常甜美的时光。另外,安娜贝尔是一个有理想的小女孩,她想到亚洲一个闹饥荒的国家当一名护士。虽然文本中对安娜贝尔的描写很少,但她是与洛丽塔完全不同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