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去死》,当京极夏彦不写妖怪
京极夏彦作为本格推理第三世代的奠基者,以其妖怪推理而被知晓,本格经由传统箱庭,转向社会心理,继而与包括妖怪,科幻等非传统要素遭遇。
《不如去死》是京极夏彦少有的以现实为背景的推理小说创作,但从其收获的评价来看,这是一次不太成功的尝试,甚至是失败的。本文会在简述小说及其主要批评的基础上,依托个人阅读体验,给出对小说另辟蹊径的解读,通过揭示一条被忽视的“线索”,挖掘其导向的“谜题”,也许并非小说本身缺乏“推理”性,而是在读者跌入了推理小说的惯性思维,弄错了谜面。本文将会涉及剧透,但这本小说就算知道了结局依旧值得阅读,所以请方心观看涉及剧透的部分。齐泽克在他的自传电影中曾如是表达——“我看小说先看前几页,然后直接跳到结局的地方,并猜测故事的可能的发展,如果小说的发展不同就会觉得有趣。”这似乎是一种将所有小说当作推理小说来看的办法。
小说以鹿岛亚佐美的死为谜题展开,讲述了尼特族,依照时间顺序渡来健接触六位死者“相关人事”,进而发生的对话。一方面“鹿岛亚佐美”的侧面形象,作为“情人”,“方便的女人”,“东西”,“附属品”,等等……在这些对话中被逐渐描绘,另一方面,亚佐美究竟是怎样的人,又为何“步向”死亡,始终作为巨大的问号盘旋与读者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