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眼看| “代餐”:高效率的数据库消费与社群交流(11)
当然,如果某个社群成员试图在角色身上引入难以简单“代到”的差异化叙事,那么他仍然需要创作某个文本(无论是否是一般意义上的“完整”文本)来传达自己的想法。在这样的创作中,作为叙事前提的所有社群共识都可以略去不提,由此形成的文本对于社群成员而言可能是“完整”而充分的,对于“圈外人”则未必。例如,在共有元白角色的社群中,写作者就不需再从头交代元稹和白居易的生平、身份、性格特征,直接描写新情节、新场景即可。从这个角度来讲,“代餐”亦可看作社群内同人创作的极端情况—社群成员对某些叙事要素过分熟悉,以至于连叙事的主体部分都可以省略。
除了表达非共识的想法,作者创作的动机还有许多层面,这毫无疑问是个复杂的话题。尽管不可能在此做完备的讨论,但笔者想指出,不少作者同时处于“两种环境”之中,一种是以宏大叙事为深层的现代环境,另一种则是以数据库为深层的后现代环境,两种环境对作者同时发生着影响。作者们往往既直接地从现实中寻求灵感,也间接地从源于文艺作品(尤其是大众文艺作品)的数据库中调用叙事资源。“代餐”素材的本质,正是在后现代环境下可被共享的叙事片段。在两种环境的共同作用下,以角色为中心的叙事也有可能受到现实的影响,承载作者对于现实的思考,而不仅仅是素材的拼贴。作者构思、塑造角色的方式,也很难和创造“典型人物”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彻底划清界限。不过,当作者在不同的社群环境中进行交流和创作时,其交流和创作的形态会相应地受到社群共识和惯例的影响,例如,同人创作更重视对角色的解读,而无须从零开始树立角色形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