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丁《西汉》“四性”浅说(4)

“包袱儿”是评书的另一个艺术手段。“丁 《西汉》”中的“包袱儿”很有特色,它并不是十分“响”,初听觉得淡雅,越是回味越觉可笑。如刘邦向韩国“借粮”,“粮”,“良”同音,实际是借张良。张良见到刘邦之后,当场把其计谋说破。听众对张良的智慧、对刘邦的尷尬都]会觉得可笑。又如韩信初任仓廒官时的某些情节,都会引人发笑,笑过之后,又会产生绕梁三日之感。
融于情理的知识性
听评书能长知识,这是人所共知的事情。“丁《西汉》”比起其他书目来,其知识性更为丰富。且不说“鸿门宴”、“明修栈道,暗渡陈沧”、“萧何月下追韩信”、“破斧沉舟”、“四面楚歌”、“霸王别姬”等典故皆出自此书;单说“书外书”就能使人大开视听。
这些"书外书”绝非强拉硬扯,而是融于情理之中。既让人们听了增长知识,又和书中的情节紧密相联。如“鸿门宴”项羽请刘邦入席之后,立即令人奏乐。此处介绍了古代乐器。“古代乐器共分八类,即:匏、土、革、木、石、金、丝、竹。匏类包括笙、竽,土类包括缶、埙,革类是各种鼓,木类有祝、敌、木鱼等,石类如磬,金类有钟、钹,丝类包括琴、瑟,竹类即是管、簫。”在这回书中,表面听来是介绍各种乐器,其实是范增等人以此麻痹刘邦。

丁《西汉》“四性”浅说


再如"借张良”中,张良见到刘邦后,当场指出:你借粮是假,借我是真。因为你已取下陈留郡,陈留连年五谷丰登,所以你并不缺粮。什么叫“五谷”呢?悬、蔓、角、根、穗合称五谷。其中“悬”指树上挂的各种果类,“蔓”指各种爬蔓的瓜类,"角”指的是豆类,“根”指薯类及花生、萝卜,"穗” 是各种粮食。这样,既介绍了“五谷”,又说明刘邦不缺粮食,同时也显示了张良的才华,可谓“一箭三雕”。在“丁《西汉》”中,这类的例子很多,如“和氏璧”的来源、作用,金牛岭的传说等。这些情节既丰富了内容,又和“正书”相映生辉,同时也让听众增长了知识。
感物而发的灵活性
评书艺术趣味盎然,这和它的灵活很有关系。由于长篇评书多是“活词”,要说什么皆靠演员发挥,所以灵活性是很重要的。
古代学者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人禀七性, 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他认为:文艺作品是人们对社会生活有所感触而创造出来的。丁氏父子正是这样,他们对社会生活有了较为深刻的感触,于是使“丁《西汉》”的灵活性有了新意。如,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南京政府派出.“大员”到沈阳"劫收”。当时丁正洪老先生正在一家茶社说《西汉演义》。他目睹这些“大员”的“劫收”行径,心中甚为愤慨。凑巧,这天有位“大员”的秘书到茶社听书,丁老先生借题发挥,在台上拉了一个"郑庄公黄泉认母”的典故:地宫虽然华贵,却很潮湿,所以庄公之母武姜夫人身上长了疥疮,庸医献策说:南京虫专吃癣疥,应派人抓来喂养。结果,夫人疥疮没愈,南京虫却泛滥成灾。有人叹道:南京虫只知喝人血,岂能靠它治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