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王玉玊 |“盗猎者”与“虔信者”:在粉丝文化的“两副面孔”之间(3)

2024-04-12爱豆饭圈粉丝文化粉丝圈盗猎者 来源:百合文库
读者从单纯的阅读者变成了“粉丝”,进而成为与作者平等共创的生产者。可以说,读者身份的演变,是网络文学区别于传统纸质文学的最突出特征之一,也是网络文学的生命力所在。[3]
在这一阶段,研究者所强调的粉丝文化中的优秀特质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参与式文化与新型文艺生产、“有爱”的共同体、自由共享的互联网精神。
这些特质的存在本身是毋庸置疑的。实际上,21世纪以来中国互联网中勃兴的林林总总的网络青年亚文化社群,大多发源于粉丝文化(比如说,网络文学与同人文化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网络古风音乐脱胎于网络翻唱,等等),并在从同人创作走向原创之后,仍旧保持着粉丝文化社群的基本信念与基本结构:因爱而相聚,因爱而创造,因爱而分享;圈地自萌、划壁而治,通过创造对外区隔,强化自身共同体归属感。随着网络文学主流化、“国产动画崛起”“二次元破壁”,这些孕育出成熟原创能力的粉丝趣缘社群已经充分证明了它们的想象力和文艺生产能力;与此同时,以粉丝趣缘社群为单位的人类社会“再部落化”的美好愿景似乎正在实现。

王玉玊 |“盗猎者”与“虔信者”:在粉丝文化的“两副面孔”之间


但到了2015年前后,随着商业资本大规模进入网络亚文化领域,随着网络亚文化越来越频繁地进入主流文化视野,随着偶像工业带来庞大的偶像粉丝群体,粉丝文化再一次成为舆论的众矢之的,“着魔的个体和歇斯底里的群众”似乎再次归来。
每一种网络亚文化面对商业化与主流化的趋势,都必须做出自己的抉择。2015年,我曾在《古风:关于商业化的博弈》[4]一文中详细讨论了古风音乐圈,以及作为对照的中文广播剧圈面对商业化的态度与抉择。诞生于2004年的古风音乐圈于2008年开始了商业化的进程。
2008年2月23日,古风圈的著名音乐团队“墨明棋妙”发行了《墨明棋妙一周年歌词集》,开启了一条具有古风圈特色的商业化道路。在这一阶段,可以出售歌曲周边,但音乐作品本身必须免费分享,一度成为古风圈商业化的底线。2009年,随着古风圈歌手河图古风专辑《风起天阑》的发售,这一底线随之发生了变化。全部歌曲免费传播与专辑有偿销售并行,成为古风圈商业化趋向和反商业化倾向之间长期博弈的最终结果。这样一场充满着各式各样的丑闻和骂战的激烈商业化论争也终于在2015年落下帷幕。与古风圈明显相反的是,中文广播剧圈选择了彻底拒绝商业化的道路,由此产生了完全免费的“网配”(网络配音中文广播剧)与完全商业化的“商配”(商业配音中文广播剧)之间的分裂。

王玉玊 |“盗猎者”与“虔信者”:在粉丝文化的“两副面孔”之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