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給了我一隻眼睛(11)
2023-12-21 来源:百合文库
沒有感官的格生,其自我意識本应當如同被葬在土壤身處的遺體一樣,隨著棺木逐漸地被分解,最終消散成為各種元素回歸自然。事實也是如此。衹是令人驚訝的是,格生為什麼會在風沙中佇立長久來并陳述著這樣的話語,他這一行為的內在驅力是什麼?甚至他會感嘆“氣味已經太令人懷念”這樣的話語,這是表達個人情感、意志與對外、對對象體驗的話語,他表達這樣的話語的內在驅力是什麼?他表達這樣的話語的根據是什麼?他話語中的情緒“懷念”這樣的信息內容的根據是什麼?
故事的擴張
“眼”是什麼?最終次實驗后第三天,格生的腦海里一直回響著這句話,雖然格生衹能把這一天看作最終次實驗當天。時間的流動在實驗室內被取消了。“眼”完成了這件事情,不是通過術法,衹是利用人類對時間的認知,異質的、事件化的時間可以產生動態,時間需要等分的格式化才能作為參考,而同質的,不均等劃分的時間是混亂人類認識的基質。比如原本格生在等待洗衣機洗完衣服時本來需要一個小時,衹要讓這一個小時明顯地膨脹為半天或坍縮為一秒鐘,原來的參考系時間就會完全崩壞,格式化的時間被塑造成亂碼時間。而在這亂碼時間流動的過程中將實驗完成這一事件點均等分布,就可以重新將時間以另一種參考系狀態再次格式化,結構化,於是人對這實驗的重複發生的就會一次又一次重新經歷與體驗,並且這樣的體驗會產生近乎遺忘的效果。
“眼”是什麼?祂既不是時間機器,也不是科學家研製的新式感應裝置,而是時間縫隙的產物,嚴格來說,祂象徵著時間的不斷崩壞與重構,在這裡時間的縫隙不是指處在過去、現在和未來三者之間的縫隙,而是指時間的崩壞和重構之間的縫隙,既是時間崩壞的廢墟又是新秩序誕生的歷程。在祂的境域里,時間沒有過去、現在、未來之分,未來就是將要到來的現在,過去就是已經過去的將來,現在就是實現的將來,將來就是一切,祂被將來拖動著誕生与實現,祂的將來就是祂的存在,就像足跡的意義等於即將落入泥土的腳步,足跡是邁向前方的這一動態的未來,足跡又是邁向前方的這一動態的過去,足跡同時又是邁向前方的這一動態的當下。
在同一个腦的兩隻眼睛的對視中,在互相提供46億年的圖像的過程中,在這46億年圖像的交錯之中,“眼”誕生了,“眼”的最大功能是看,格生的研究方向从最開始就是錯誤的,他原來以為祇有“眼”有了自我意識才能做到類人的反應,可其實“眼”的本質是“看”,“眼”不需要自我意識這樣的低級的冗餘的功能,祂需要實現的真正任務是“空”,祇有絕對的空才能使得“眼”給出的一切反應都是符合每一個人的期許,人們常以為眼作為一個感官最需要的是收集信息處理信息,這是錯誤的,眼向外索求信息的這一動態就是提供了關於其本質的核心信息,換言之,“每一個人”所期許的不是“眼”能滿足“我”的每一個具象的期許,而是“眼”本質中的空無,因其空無,“眼”所能展開的現象的反應就一定是正確、合適的,因為空無不需要應對、計算、權衡其所面對的事態,而是直接地作為被穿過的那個東西就夠了,就像最純淨的池水能使人意識不到池中有水。
故事的擴張
“眼”是什麼?最終次實驗后第三天,格生的腦海里一直回響著這句話,雖然格生衹能把這一天看作最終次實驗當天。時間的流動在實驗室內被取消了。“眼”完成了這件事情,不是通過術法,衹是利用人類對時間的認知,異質的、事件化的時間可以產生動態,時間需要等分的格式化才能作為參考,而同質的,不均等劃分的時間是混亂人類認識的基質。比如原本格生在等待洗衣機洗完衣服時本來需要一個小時,衹要讓這一個小時明顯地膨脹為半天或坍縮為一秒鐘,原來的參考系時間就會完全崩壞,格式化的時間被塑造成亂碼時間。而在這亂碼時間流動的過程中將實驗完成這一事件點均等分布,就可以重新將時間以另一種參考系狀態再次格式化,結構化,於是人對這實驗的重複發生的就會一次又一次重新經歷與體驗,並且這樣的體驗會產生近乎遺忘的效果。
“眼”是什麼?祂既不是時間機器,也不是科學家研製的新式感應裝置,而是時間縫隙的產物,嚴格來說,祂象徵著時間的不斷崩壞與重構,在這裡時間的縫隙不是指處在過去、現在和未來三者之間的縫隙,而是指時間的崩壞和重構之間的縫隙,既是時間崩壞的廢墟又是新秩序誕生的歷程。在祂的境域里,時間沒有過去、現在、未來之分,未來就是將要到來的現在,過去就是已經過去的將來,現在就是實現的將來,將來就是一切,祂被將來拖動著誕生与實現,祂的將來就是祂的存在,就像足跡的意義等於即將落入泥土的腳步,足跡是邁向前方的這一動態的未來,足跡又是邁向前方的這一動態的過去,足跡同時又是邁向前方的這一動態的當下。
在同一个腦的兩隻眼睛的對視中,在互相提供46億年的圖像的過程中,在這46億年圖像的交錯之中,“眼”誕生了,“眼”的最大功能是看,格生的研究方向从最開始就是錯誤的,他原來以為祇有“眼”有了自我意識才能做到類人的反應,可其實“眼”的本質是“看”,“眼”不需要自我意識這樣的低級的冗餘的功能,祂需要實現的真正任務是“空”,祇有絕對的空才能使得“眼”給出的一切反應都是符合每一個人的期許,人們常以為眼作為一個感官最需要的是收集信息處理信息,這是錯誤的,眼向外索求信息的這一動態就是提供了關於其本質的核心信息,換言之,“每一個人”所期許的不是“眼”能滿足“我”的每一個具象的期許,而是“眼”本質中的空無,因其空無,“眼”所能展開的現象的反應就一定是正確、合適的,因為空無不需要應對、計算、權衡其所面對的事態,而是直接地作為被穿過的那個東西就夠了,就像最純淨的池水能使人意識不到池中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