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憨山自叙年谱22集,李太后喜得皇孙,憨山隐居去崂山(4)

2023-12-20 来源:百合文库
憨山该到哪里去隐居呢?他想起了当初阅读过的《华严疏·菩萨住处品》,其中有这么一段记载:说在东海有个地方,叫做那罗延窟,自古以来,就有许多菩萨住在那里。“那罗延”是“金刚力士”的意思。此地就在山东半岛附近的牢山,现在一般写作“崂山”。也就是“崂山道士”的那个崂山。
《年谱》写道:“始,予为本寺回禄,志在兴复,故修行以待缘。然居台山八年,颇有机会,恐远失时,故隐居东海,此本心也。夏四月八日,至牢山。初,妙师别时,以予不能独行,乃命法属德宗为侍者,从之。予初因阅《华严疏·菩萨住处品》云:东海有处,名那罗延窟,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清凉疏云:梵语那罗延,此云坚牢,即东海之牢山也。《禹贡》:青州登莱之境,今有窟存焉。予因慕之,遂特访。”
“至牢山,果得其处。盖不可居,乃探山南之最深处,背负众山,面吞大海,极为奇绝,信非人间世也。地名观音庵,盖古刹也,惟废基存焉。考之,乃元初七真出于东方,假世祖威福,改为道院。及世祖西征回,僧奏闻,命多恢复。唯牢山僻居海上,故未及之耳,然皆废矣。”

憨山自叙年谱22集,李太后喜得皇孙,憨山隐居去崂山


憨山大师很仰慕那罗延窟这个清静的地方,就带着徒弟德宗,二人一起去寻访那罗延窟的遗迹。找到以后却发现,这个地方其实是没法居住的。于是他们又去寻找一个合适的隐居点。最后,在崂山的南部,发现一处古代观音庵的遗址,背负着群山,面向着大海,风景特别秀丽,环境也很清幽,是一个隐居的好地方,于是师徒二人就住了下来。
憨山大师选择观音庵遗址的时候,曾经做了一番考证。这个地方,早先是佛教的观音庵,几经变化,在元朝初年的时候,道教的全真教祖师王重阳,他的门下有七位弟子称为“全真七子”。其中的长春子丘处机最为有名,他曾经向成吉思汗传授过养生道法,并且得到了信任。全真教在朝廷的支持下,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当时崂山的观音庵,就被改成太清宫。当憨山大师来到崂山的时候,观音庵只剩下一点点基址的废墟,而太清宫也已经很衰落了,只剩下半个三官殿。

憨山自叙年谱22集,李太后喜得皇孙,憨山隐居去崂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