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正念,使浮躁远离(2)

2023-11-30心理,智慧文化,禅修 来源:百合文库
5 所以,今天的人普遍活得很累。我们总是要不停地做着什么,玩 着什么,总要把时间塞得满满的才觉得踏实,否则就会“闲得发慌”。 是什么让我们如此不安?是什么 让我们没有能力享受一份清闲? 
没有能力静静地面对自己,和自己相处?
二、寻找调心之道
6 原因不是其他,正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无明,以及由此带来的烦恼 和痛苦。所谓无明,就是看不清自己的内心,看不清生命的真相, 
看不清那些此起彼伏的念头是什么时候生起,又是什么时候占据我 们的心。我们以为,所有念头都是这个“我”想出来的,都是为这个“我” 服务的。事实上,我们很多时候都没有能力主动选择念头,而是被 念头所选择。 
7 如果我们有能力选择,一定不愿意在负面情绪中无法自拔,彻底 失控。当我们生气时,能让自己马上心平如水吗?当我们紧张时, 
能让自己立刻放下包袱吗?我们没有能力选择念头,也就没有能力 选择行为,没有能力选择命运,这就使得人生陷入一种身不由己的状态。对于这样一种生命状态,我们是否感到满意?我想,多数人 所以来参加禅修,正是不满于这样的现状,不满于这样的被选择。 
8 禅修,就是要帮助我们改变这样一种状态。这就需要看清那些来 来去去的念头,进而对它们进行管理,进行规范。发展其中的正向 心理,制止其中的负面心理。从这个意义上说,禅修就是一门调心 的技术。掌握这门技术,我们就能让那些反客为主的念头各就各位, 从它们手中夺回主权。其实,禅修并非佛教所特有,而是世间和出 世间的共法。两者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见,这就需要以佛陀教导的法 为实修指南,为检验标准。 

正念,使浮躁远离


9 佛法有三藏十二部典籍,也有众多的修行法门。前者是理论,是 见地;后者是实践,是禅修。所谓见地,就是通过学习佛法,了解 心念的运作规律,了解心灵世界究竟有哪些内容,每种心理又是如 何形成并发展的,以及对此进行调整的方法和次第。所以佛法自古 便有“心学”之称,是一门是帮助我们从了解内心到体证生命潜在觉 
性的学修体系。 
三、贪嗔痴制造问题
10 佛法以缘起看世界。这就告诉我们,每种想法和情绪既非无中 生有,亦非一成不变,而是在特定因缘和观念引导下形成的。错误 的观念,正是负面情绪产生的土壤。 
11 就像我们对某人或某物生起贪心,这种贪从哪里来?为什么我 们会贪恋这个而非那个?为什么我们会被贪心驱使着,得不到就寝食难安,得到了又唯恐失去?正是来自于我们的价值观、审美观, 以及这样那样的种种观念。 
12 我们觉得这个人或物很重要,很喜欢,当这种思维被反复强化 之后,贪心就会随之增长,从动心发展为动力。最终,从开始的一 点点贪念,逐步增长到铺天盖地的贪,彻底地笼罩你,左右你,促 使我们不断地为之奋斗。而在奋斗过程中,这个对象的重要感又会 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