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终节——万神殿(11)

当我说乌托邦的时候,无论我说的是如何,他必然需要被当作希望来看待,而绝不能去理解它。而思维的乌托邦则不然,他们企图揭示什么深邃的东西,并好像指导什么那样。即便现在,我们实际上仍然在谈一种乌托邦,但绝非读者所要从思维上理解这种乌托邦。就像最终的信仰那样,只需要肉身领会那种激动的心情便完成了。但思维会束缚一些人,把这种希望总是赋予他意义。好像非要说希望的乌托邦仍然指导了什么未来一样。思维太看重描述的未来了。因此他们不会领会一种等待,一种情感的激发,就必然还是会指责希望。好像希望是某种有目的的东西。不需要带着目的去做事情,一切都是“尽人事听天命”而已。把该做的做了,这些就是希望所激发的实践。而不是为了什么,而去做什么。并认为最后的结果是由自己目的指导的行为所带来的。没有这种关联。真正的未来是“尽了人事”之后,等待而到来的。
这正是希望乌托邦真正的含义,以及“希望”在现实的区别。
元宇宙以及所要创建的一切赛博空间,都是脱离肉身的乌托邦。他们想要的就是在现实中好像通过某种言说,能够有目的的去做某些事情。并且高傲的认为,自己的行为必然带来某个结果。而当结果到来总是出乎他们意外的时候,他们会认为这也是他们的行为所导致的。只不过做错了行为,错误的估计了而已。这就是思维的乌托邦在现实的真正表现。先知想要建立的,不是一个架构师所看到的绝对建构性的社会。不是在这样的行为中有目的的达成的社会。先知所要建立的,是一个东方哲学的超脱的动态平衡社会。而这种社会的到来,只不过是先知们“尽人事”而已。而未来真正要做的实践,先知们并不关心。并且,这样的先知,不是一个人,而是逃避,隐匿身体的万物。正如之前所说的那样,先知可以是隐匿的群众,更可以是被人引领、被人管理、被人控制的普通人。绝非那想要引领、引导与管控社会的人。

终节——万神殿


只有成为群众,未来才能被真正地“引领”。
这种引领依靠着网络空间,真实区分了世俗世界与超脱世界,区别了“出世”与“入世”;区别了“隐士”与“世俗身份”。一个东方哲学的赛博空间正在到来。在网络转换装置的建立下,“世俗社会”被网络空间所替代,“超脱俗世的隐士世界”则被现实生活所替代。这意味,新时代的人们有更多的超脱来领会,领会什么呢?只能是自己的感受。而感受指向什么呢?那只能是最终的社会主义晚期阶段,指向就差一步降临的共产主义社会。指向的是万神殿,并指向神之国度的降临。
[1] 巴迪欧《小万神殿》蓝江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
[2] 同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