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线(十一)(2)
山上有鸟叫,山下是听不到的。
有这样一首小诗:
唐古拉山非等闲,
岭上积雪不知年,
峰峦入云罡风紧,
飞鸟欲飞翅难展。
诗写得一般般。但它恐怕是文学作品里第一次出现的写唐古拉山的诗,而且是作者站在唐古拉山上写的。这人就叫任启明,修筑青藏公路工程队副政委,慕生忠的得力搭档。
搭档还不够吗,干吗要说得力搭档?
确实得力。任启明是位老革命,参加过北伐战争。1926年入党,比慕生忠的党龄还多7年。他和慕生忠是老乡,陕北佳县人。大学生,总是一副温和文雅的样子,平时话不多,可一旦开口就蛮有分量。有学问的人往往如此。1951年他和慕生忠一起长途跋涉,历经万难,走进西藏。艰苦行军中建立起来的友谊最牢靠。进藏后他任西藏工委交际处处长。不久,他又出藏和慕生忠一起筹粮运入拉萨。可以不夸张地说,赶着骆驼运粮的艰辛和付出的心血,绝不亚于1951年进藏路上的磨难。慕、任两人的友谊又经过了一次磨炼,升华。修筑青藏公路,这是他们第三次在进藏路上携手共进了。修路开工之前,任启明主动提出先一步出发,带领人马在前面探路,为后面的修路大军清扫障碍。这首小诗就是他探路走到唐古拉山时即兴所作。
那天,任启明踏岭过沟进山查勘路线,上了山顶他已经喘得迈不开步子了。他拿出气压计一看,表盘上的红针定死在最高点上不动。原来这个仪器只能测到海拔5000米的标高,而此地已经是5400米了,失灵。就在这时候,他看见从南边飞来一群寒鸦,飞到山巅,被阵阵狂风卷得斜翅歪头,怎么也过不了山。无奈寒鸦便坠落在地,然后连蹦带跳地挣扎着走过了山。但仍然有几只寒鸦无力过山,滞留山巅,痛苦地张望着。远处近处的山梁多么严峻,蓝天和蓝天上的白云多么严厉。唐古拉山制造了多少不幸。
那几只寒鸦扯着嘶哑的声音惨叫着,也许死亡很快就会来临。但它们并不休止地挣扎,还在一会儿栽倒一会儿又站起来地朝前扑腾着。任启明呆站山中,痛苦地望着寒鸦,心里升涌着怜悯之情。他自言自语地咬出了一话:飞鸟难过唐古拉!
回到帐篷里,他就写下了这首诗。
慕生忠不是这首诗的第一读者。但他是第一个给这首诗提意见的人。那是半年后,修路到了唐古拉山,一天两人闲聊中,任启明突然想到自己曾经写过的这首诗,这大概就叫触景生情吧。他说:
有这样一首小诗:
唐古拉山非等闲,
岭上积雪不知年,
峰峦入云罡风紧,
飞鸟欲飞翅难展。
诗写得一般般。但它恐怕是文学作品里第一次出现的写唐古拉山的诗,而且是作者站在唐古拉山上写的。这人就叫任启明,修筑青藏公路工程队副政委,慕生忠的得力搭档。
搭档还不够吗,干吗要说得力搭档?
确实得力。任启明是位老革命,参加过北伐战争。1926年入党,比慕生忠的党龄还多7年。他和慕生忠是老乡,陕北佳县人。大学生,总是一副温和文雅的样子,平时话不多,可一旦开口就蛮有分量。有学问的人往往如此。1951年他和慕生忠一起长途跋涉,历经万难,走进西藏。艰苦行军中建立起来的友谊最牢靠。进藏后他任西藏工委交际处处长。不久,他又出藏和慕生忠一起筹粮运入拉萨。可以不夸张地说,赶着骆驼运粮的艰辛和付出的心血,绝不亚于1951年进藏路上的磨难。慕、任两人的友谊又经过了一次磨炼,升华。修筑青藏公路,这是他们第三次在进藏路上携手共进了。修路开工之前,任启明主动提出先一步出发,带领人马在前面探路,为后面的修路大军清扫障碍。这首小诗就是他探路走到唐古拉山时即兴所作。
那天,任启明踏岭过沟进山查勘路线,上了山顶他已经喘得迈不开步子了。他拿出气压计一看,表盘上的红针定死在最高点上不动。原来这个仪器只能测到海拔5000米的标高,而此地已经是5400米了,失灵。就在这时候,他看见从南边飞来一群寒鸦,飞到山巅,被阵阵狂风卷得斜翅歪头,怎么也过不了山。无奈寒鸦便坠落在地,然后连蹦带跳地挣扎着走过了山。但仍然有几只寒鸦无力过山,滞留山巅,痛苦地张望着。远处近处的山梁多么严峻,蓝天和蓝天上的白云多么严厉。唐古拉山制造了多少不幸。
那几只寒鸦扯着嘶哑的声音惨叫着,也许死亡很快就会来临。但它们并不休止地挣扎,还在一会儿栽倒一会儿又站起来地朝前扑腾着。任启明呆站山中,痛苦地望着寒鸦,心里升涌着怜悯之情。他自言自语地咬出了一话:飞鸟难过唐古拉!
回到帐篷里,他就写下了这首诗。
慕生忠不是这首诗的第一读者。但他是第一个给这首诗提意见的人。那是半年后,修路到了唐古拉山,一天两人闲聊中,任启明突然想到自己曾经写过的这首诗,这大概就叫触景生情吧。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