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留声之一逮蚂蚱(2)
马山是我家东边的一座山,分马山前和马山后。马山前土薄石多,是一片未经开垦的山坡,有一条蜿蜒土路通向马山后,路上遍布碎石块。这里蚂蚱不多,但也能碰见蚂蚱在路边浅草里跳来跳去,碰见“骆驼”背着个头稍小的蚂蚱步履沉重地爬着,“骆驼”是我们对大蚂蚱的戏称。马山前不是久留之处,碰见了顺手就逮,碰不着也不会过多停留,只是用事先折好的荆条快步抽打沿路的草丛,将藏匿其中的蚂蚱轰出来。
步行大概二十分钟,一段稍显艰难的上坡之后,就爬到了马山的山梁上。眼前豁然开朗,面前正下方的一道道梯田就是马山后了。梯田从山脚层层叠叠垒到山梁,大概有二十多层,气势颇为壮观。这些梯田据说是人民公社时期村里生产队开垦的,到我十四五岁那会儿,靠近山梁的数层梯田因山高路陡、土壤贫瘠的原因,已撂荒多年。但这些荒地恰恰也成为蚂蚱、咬怪的天堂。 无人打理的荒地被厚厚的野草覆盖,堰根遍布着一丛丛开着蓝花的荆柴,堰边长满了绵延数百米的羊角叶,这是一种叶形似柳叶、断开后会流出白色乳汁的灌木。
蚂蚱最喜欢在羊角叶上待了,那里既有它们享用不尽的美味叶片,又有它们随时可以逃跑躲藏的深深灌木丛。多数时候,蚂蚱通常会伏在羊角叶的叶片上贪婪地啃食肥厚的叶肉。因此,每次抓羊角叶上的蚂蚱时,我都会非常小心。要小心翼翼地靠近羊角叶,尽量避免触动羊角叶的枝条,避免脚下的草丛发出过大的沙沙声,以免吓跑伏在叶片上的蚂蚱。靠近羊角叶后,要凝神静气地仔细观察羊角叶上层层叠叠的叶片,并不停地转换观察的角度,以期找到藏匿在不同叶片上的蚂蚱。一旦发现目标,在尽可能不要制造噪音和振动的同时,悄悄地伸出双手,从上下两个方向平移到蚂蚱上下或左右两方,等蚂蚱进入手掌的覆盖范围,再以最快的速度合上双手,将蚂蚱扣于手掌之内,一只蚂蚱就这样抓住了。
蚂蚱反应相对比较迟钝,所以它们一旦被发现,十之八九会被抓住。而要想抓咬怪就难多了,咬怪警惕性非常高,稍有风吹草动就会逃之夭夭。而它们那对锋利的大牙齿更是让人忌惮,因为抓的过程中,手上的动作一旦不到位,就极有可能被咬上两个深深的牙印,疼痛难忍。所以,羊角叶或荆柴上的咬怪我是不敢逮的,不敢像逮蚂蚱那样用双手去罩住它,因为这样操作很可能会被反咬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