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一九四九(6)
飞机的晃动没有停止,反而更加强烈,看来不只是气流那么简单了。玛缇娜看向机舱顶上的小电视显示的路线,还有十多分钟的航程,高度正在快速降低。从乘务员刚刚的播报得出飞机应该是遇上了鸟群,现在一个引擎已经完全故障了。玛缇娜祈祷着不会出事故,同时也在心里做好了最坏的准备。她飞快地回忆了自己的一生。
已经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了——不如说她是自己无欲无求,这一生也过得平平淡淡——她确实见证了许多大事,但比起同时代的人来说应该算得上是平淡的了。那个家乡早已在记忆中模糊,或许即使真的回到了那里也不会再是四十多年前的样子了吧。或许如果改用其他交通工具就能避免这次灾难,又或许——算了,胡思乱想是没有用的。现在玛缇娜能做的就是尽量保持镇静,然后祈祷。
明显的前俯感与失重感传来——飞机现在是在向下加速俯冲,看来已经彻底没救了。机组还在不断努力补救,但无济于事。玛缇娜拉开遮光板,看见下方的一座灯塔亮了起来——非常明亮,不知因为它真的很亮还是飞机已经很接近地面了。仔细一看,远处还有一两处这样的亮光。
千余座灯塔照亮了欧盟十二国的夜空。这是和平的胜利。这是文明的胜利。
玛缇娜仿佛被灯塔的光芒笼罩,丝毫感受不到子夜应有的黑暗。
她看到埃里克在光芒中向她走来。不是记忆中他最后中年的样子,而是他们最初相见时青年的样子。
他脸上的表情和四十多年前的一模一样。
“欢迎来到一九九三年。
后冷战时代。
第二个一九四九。
这个新欧洲成立的日子。”
写在后面•作者的话
许多年以前,我在初中的校刊上读到了一篇同名小说《第二个一九四九》,成为我这篇小说的灵感来源。虽然这篇文章令我印象深刻,但其中的细节我已经记不清,只隐约记得战争、法理兄妹、飞机失事等几个元素,所以这些元素借用了那篇小说中的设定。
在那部小说中,作者将2000年视为“第二个1949”,并解释为“新世界成立的日子”,我觉得是十分牵强的,因为新世纪到来时没有什么决议使世界焕然一新。(还有一个不同是,那其中的“第一个1949”指新中国成立。)而我在学习历史的时候对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与影响印象深刻,所以我把故事背景从那篇同名小说的中苏(俄)搬到了德国,并将1993年视为“第二个1949”,因为1991年欧共体各国签署的《马斯特赫里特条约》决议在1993年元旦成立欧洲联盟。德国作为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一个关键角色,无疑深受这个决议的影响,而欧洲的历史也由此开启了全新的篇章,因此这个设定应当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