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浅谈近代的"认同文化"其根源及未来发展(4)

2023-05-29 来源:百合文库
我们认同的文化无非家国——国族主义——国家建构的核心就是如何证明自己的合法性、证成自己的主体性。我国近代民族主义虽然出现,但是我们无法不可能很肯定的说,它和之前的历史完全断裂,是个全新的事物,“夷夏之辨”在后期与“民族主义”有着一定程度上的结合,葛先生曾分析过宋之后,产生民族自觉意识的确为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想象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源。晚清和宋有着较为相似的外部环境,是时夷夏之辨成为大部分人热议对象,就会自然地刺激近代的民族主义的意识。觉醒的意识分为保守、激进、温和三种。激进的民族主义从刚开始的反满情绪最后转变成了反帝的民族主义和保守的民族主义合流了,我要谈的就是温和的民族主义,它是陈寅恪先生倡导的“一方面输入外来文化”“另一方面更不忘民族的本位”。这就是夷夏之辨与天下主义的相互嵌套的历史传统这也算是自由民族主义了。
关于未来的认同文化应该如何发展,就像许纪霖先生倡导的“新天下主义”,也就是一种温和的民族主义加上天下主义的情怀有点类似于现代世界主义情怀,“不以中西为沟壑,古今为壁垒,而是追求全人类的普世文明,世界主义看起来似乎反民族主义的,但其背后是更宽广的民族主义胸怀,即借鉴全人类的文明成果建构现代民族国家”。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会有不同的趋向,梁启超先生在晚清追求的是与西方接轨的国家一体的现代民族国家,而先生在民初追求的是具有中国历史文化的文化民族主义,在五四之后追求的就是普世立场的“新天下主义”,但先生有其不变的也就是之前所说的中国历史上一直存在的“夷夏之辨”与“天下主义”嵌套纠缠的双重传统,两者在不同的时代表现出来更多的是哪一面?在先生的变与不变中我们看到社会的进程状态,或是说中国社会与世界同步的进程而在不变中我们就追寻到了最适合中国未来的民族主义的状态或方向,就是普世情怀的“新天下主义”,不以中西为沟壑,也不以古今差异为壁垒,建构自己的民族主义,既有从“夷夏之辨”转变而来的民族主义意识,同时也有“新天下主义”的公民民族主义思想。

浅谈近代的“认同文化“其根源及未来发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