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不知丨古人也爱吃火锅(2)
2023-05-16 来源:百合文库
有意思的是,董仲舒曾任过这位江都王的相,所以有人认为,这可能是按他的阴阳五行学说做的火锅。
宋代涮肉火锅
到了宋代,用火锅涮肉开始变得常见,此前的吃法更趋于煮熟食物,而不是即涮即吃。
宋朝林洪撰的《山家清供》里头写到“浪涌晴江雪,风翻晚照霞”,指的就是翻滚的汤锅和涮食的兔肉,当时人们把这种吃法叫做“拨霞供”,实在是个好听的名字,这种吃法和形式都非常接近现代的火锅了。而《山家清供》里头关于拨霞供的记录也是现存最早的有关火锅的文字记载了。
元代,奠定火锅地位
真正奠定涮肉火锅基础的是蒙古族人。蒙古族人爱食羊肉,在征服中原的过程中也将涮肉火锅的吃法传播开来,因此现在涮羊肉在北方也一直颇受喜爱。
清代—火锅的顶峰
在清朝,对火锅的喜爱简直是达到了顶峰。满族人来自东北,尤其热衷热气腾腾的火锅。
乾隆帝是火锅的重度爱好者,据载,他曾经在一个月的时间吃了27种火锅,共计六十多次,逢年过节,他午膳菜单上光是火锅都有好几种。乾隆四十八年的时候,他曾在乾清宫大办火锅宴530桌。在乾隆时期的千叟宴——一种清庭为笼络人心邀请老叟参与御宴的敬老活动,火锅就是宴席的主角,共办火锅1550桌。
宋代涮肉火锅
到了宋代,用火锅涮肉开始变得常见,此前的吃法更趋于煮熟食物,而不是即涮即吃。
宋朝林洪撰的《山家清供》里头写到“浪涌晴江雪,风翻晚照霞”,指的就是翻滚的汤锅和涮食的兔肉,当时人们把这种吃法叫做“拨霞供”,实在是个好听的名字,这种吃法和形式都非常接近现代的火锅了。而《山家清供》里头关于拨霞供的记录也是现存最早的有关火锅的文字记载了。
元代,奠定火锅地位
真正奠定涮肉火锅基础的是蒙古族人。蒙古族人爱食羊肉,在征服中原的过程中也将涮肉火锅的吃法传播开来,因此现在涮羊肉在北方也一直颇受喜爱。
清代—火锅的顶峰
在清朝,对火锅的喜爱简直是达到了顶峰。满族人来自东北,尤其热衷热气腾腾的火锅。
乾隆帝是火锅的重度爱好者,据载,他曾经在一个月的时间吃了27种火锅,共计六十多次,逢年过节,他午膳菜单上光是火锅都有好几种。乾隆四十八年的时候,他曾在乾清宫大办火锅宴530桌。在乾隆时期的千叟宴——一种清庭为笼络人心邀请老叟参与御宴的敬老活动,火锅就是宴席的主角,共办火锅1550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