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斩断我们每个人心中的桎梏,幻灭美学主义的《金阁寺》(3)

终于在一个细雨蒙蒙的夜晚,他潜入金阁,一把火将金阁化为灰烬。他望着熊熊的大火,一切都焚毁了,不仅是金阁,不仅是沟口心中的枷锁,还有那沟口心中至美的象征,对美的追求的精神支柱,一切都烧毁了。
那个时候,沟口点燃一支烟,看着身上的烧伤和擦伤,心里却想着:我想活下去!
2.赏析(带有一定主观色彩,请批判接受,且不要告诉我我理解错了,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任何看法都没有对错。)
(1)美学的探讨
书中其实不断提到一个公案,我在上文并没有提到。那就是南泉斩猫,南泉斩猫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难题,道得道不得的争论持续了千年。而文中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这个问题,三岛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抓住道得道不得来讨论,而是从争猫入手。两僧争猫是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美,两僧认为自己培养的方式才能赋予猫的美。柏木说,美应当是在认识的保护下入梦的东西。美的东西是人类精神委托于认识的残余部分。那时候,当沟口被柏木的话所震撼,最终说出美的东西是他的怨敌时,他已经走上了毁灭金阁寺的道路。
这里其实就已经体现了三岛的一部分美学理念,他借柏木之口说出自己对美的起源的思考。三岛开始对自己以往的文学作品的美学开始进行反思。
书中柏木说,着桩公案在人的一生中是会不断变形的,有的时候,你是赵州,有的时候,你又会成为南泉。但不管怎么样,美总是受害者。
金阁寺为什么是三岛作品中很特别的一部?因为这是一部反省之作,是一部起承转合的作品。
金阁寺于1956年出版,当时的三岛只有三十一岁,但三岛已经写出了《假面的告白》,《潮骚》等优秀的作品。1950年金阁寺烧毁后,三岛到当地去做了很多调查,采访记录了很多笔记,去实地体验以便感受当事者的心情。我想三岛当时可能会在想,美的消逝是一种美吗?美与道是能够共存的吗?三岛回顾了自己之前的作品,从而写出了这部扪心自问的作品。
(2).国族情怀
书中的很多情节都提到了二战。虽然都是简单的一两句,但也足以体现三岛对二战难以割舍的情节,特别是美国大兵强迫沟口去踩女人肚子的那一段,更体现了根植于三岛内心的那份屈辱。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是别人这样写,那这么说就好像有点过度了,写二战并不总是代表对二战的执着呀?有些书里提到二战也只是因为那时候恰好是那个时间点罢了。但这是三岛写的。不可否认的是,三岛在表面上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军国主义者,他支持心中的天皇制,但也对昭和天皇持有批评态度。
20世纪中叶,西方的文化如同蝗灾一般疯狂入侵日本。在改革派战胜守旧派之后,日本开始去学习,去吸纳外来文化,明治维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三岛当时悲观的认为,日本文化会因此消失,日本会变得毫无立场可言。这的确是一种狭隘的观点。但他准确地预言了日本国民的全面空虚。村上龙的《无限近似于透明的蓝》就是一个起点,是文学上的起点,是日本社会的颓废化或者说是丧入侵文学的起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