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断我们每个人心中的桎梏,幻灭美学主义的《金阁寺》
张趋明
“他盼望着金阁寺在这场战争中燃烧殆尽。在他看来,金阁寺是永恒的,而作为人类的我们却并非永恒的存在。他盼望着金阁寺燃烧殆尽之后,和他变成同等的存在。然而结局并未如他所愿。”
——《金阁寺》
一、金阁寺
金阁寺不仅存在于三岛的作品中,在现实中也是真实存在的。
金阁寺 金阁寺是鹿苑寺的别称,位于日本京都市北区,是一座临济宗相国寺派的寺庙。
金阁寺 金阁寺始建于1397年,义满大人逝世后,遵其遗嘱,将北山殿改为禅刹,称作鹿苑寺。其建筑物有的迁去他地,有的荒芜废弃,仅有金阁幸存下来。但在昭和25年,也就是1950年的7月2日凌晨,金阁寺被当时年仅21岁的学僧林承贤放火点燃,史称金阁寺放火事件。这次事件也正是《金阁寺》这部作品的灵感来源。
烧毁前的金阁寺烧毁后的金阁寺之前看到了巴黎圣母院突发大火,我不禁就想起了金阁寺。一直想动笔,却也不知道该写一些什么。金阁寺在那个凌晨被烧毁了,但它脱离了物质的桎梏,而成为了一种精神的象征。在烈火的过后重建的那个寺庙,它仍然是金阁寺。无论它变成什么模样,都是如此。因为它代表的,不是某个物质的实体,而是这个名字所承载的千年来的情感以及人类的文明。就像巴黎圣母院在《巴黎圣母院》里永存一样,金阁寺一样也在《金阁寺》里永存。
二、《金阁寺》
1.故事梗概
患有口吃的沟口是寺庙住持的孩子,年幼的他便开始认为,不被人理解是他唯一的自豪。太平洋战争爆发的那年,他对着总是嘲笑自己的同班同学大声说道:“我不上海军学校,我要当和尚。”这是为什么呢?不仅是因为父亲是寺庙的住持,还因为父亲常常和自己说起的金阁寺。幼年时期,父亲便跟沟口不厌其烦地赞美金阁寺的美,甚至说出:“人世间再没有比金阁寺更美的东西了。”所以,年少时的沟口对金阁寺抱有极度完美的幻想,拜访金阁寺是他多年以来梦寐以求的。
“金阁犹如夜空中的明月,也是作为黑暗时代的象征而建造的。因此我梦想的金阁以涌现在其四周的暗黑为背景。在黑暗中,美丽而细长的柱子结构,从里面发出微光,稳固而寂静地坐落在那里。”
——《金阁寺》
但是在当时,对沟口来说,金阁绝不是一种观念,而是一种实体。或者说,还未成为一种观念。
沟口的性启蒙对象,也就是叔父隔壁家的有为子,在出卖了和自己坠入爱河的逃兵之后,又出卖了宪兵,最后和逃兵一起死在金刚苑。但有为子一直在沟口的观念世界里永存。
第一次拜谒金阁寺,是现实对沟口的又一次打击。父亲拖着病躯带沟口去金阁寺,但金阁寺和沟口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
书中这样写道: “金阁就像黑油油的,锈透了的,巨大的纯金锚,沉落在其中。”金阁引起不了沟口任何的感动,美对自己的背叛引起了沟口极大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