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KILLING GENERATION设定集(1):亚美利加铁骑—M5 “艾森豪威尔”主战坦克(2)

正式定型
2042年下旬,美军XM5原型车在美国阿伯丁坦克测试场进行测试,评估结果认为XM5主战坦克在防护,机动,火力等方面均达到指定标准,因此美国陆军正式选择了M5主战坦克。
M5主战坦克于2046年正式公开。而第一辆先期量产型M5主战坦克在2044年就已正式进入美国陆军服役,美国陆军在2044年二月正式采购1740辆M5主战坦克,至2060年订单总数已经追加到7610辆。
整体设计
M5主战坦克的整体构型与M1系列主战坦克相似,车身更加低矮,至炮塔顶的高度仅2.3m。M5主战坦克的炮塔本体与M1类似,为钛合金板拼接制造,构型低矮而庞大,装甲厚度相比M1没有显著增加,但炮塔正面装甲的倾斜角度相比M1显著加强,此外,车头与炮塔正面加装有钛合金陶瓷板增强防御能力,全车体均有铺设石墨烯伪装膜,这种薄而简单的材料可以极有效的遮蔽热信号。
M5主战坦克的人员编制为典型的四名乘员,包括车长、驾驶、炮手与装填手。坦克炮塔内容纳三名乘员,其中车长与炮手位于主炮右侧,装填手位于左侧,炮手席位于车长席的前下方。车长席设有一个观测吊舱,可360度旋转,上有六具观测镜与一具定向脉冲扫描仪,吊舱的操纵系统设有动作捕捉设备与传感器,可兼具VR/AR操控系统,前方设有一挺遥控机炮,非手动情况下交由车载AI操控。
装填手顶部的舱盖上装有1具可旋转的观察镜,舱口装有一个环形枪架,架设有一挺.50遥控机枪,非手动情况下同样交由车载AI操控,车内通信电台安装在左侧炮塔内壁,由装填手负责操作,电台天线,横风传感器与广域脉冲扫描天线等均安装在炮塔后段上方。
防护设计
第二次赎罪日战争的实战经验让回音先进地面作战解决方案在设计M5主战坦克时采用了许多新装备以提高M5主战坦克的生存能力,被动防御方面,回音先进地面作战解决方案的研发小组采用了当时尚未大量使用的A3型钛合金复合装甲,这种装甲板主要由钛合金与石墨烯复合材料组成,多用于太空军舰船,整体呈现浅灰色,具有轻质量,高强度,耐高温的特点,在装甲阵列内,回音先进地面作战解决方案的研发小组向其中填充了一种名为“AIFA(Advanced Interval Filling Armor System,先进间隔填充装甲系统)”的模块化装甲,这种装甲系统内装填有数块装甲板与抛板,其中填充有一种新型抗冲击凝胶,在装甲表层的面板阵列被击穿后,抗冲击凝胶能进一步阻截穿杆并分散穿杆的动能,其中的部分物质与纳米机器人在激活后能对侵入其中的穿杆,尤其是钨合金成分的穿杆造成严重的侵蚀效果,使其强度进一步下降,同时在装甲系统中的穿甲板在发生形变后,装甲系统可以利用装甲板间的抛板,打断30-40毫米长的穿杆,同时,抛板命中穿杆还会带来2-5°的偏航角度,进一步对穿杆造成穿深损失,装甲系统内最多可以装填四块装甲板,可以削减穿杆100-150毫米,在四块装甲板被击穿后,装甲系统的智控系统会控制受到攻击的模块射出金属射流,进一步粉碎穿杆,以解放军ZTZ-99B 140特化型主战坦克配备的20式特种型钨合金长杆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为例,在不考虑面板阵列的情况下,这种能轻易击穿M1A3(SDA)型主战坦克的穿甲弹在垂直命中AIFA后至少要损失50%以上的穿深能力,剩余部分已经难以击穿装甲系统后的A3型钛合金复合装甲造成足够的损伤,如果是命中炮塔与首下部分的AIFA,那么M5主战坦克的倾斜装甲会把偏航导致的穿深损失再提高15%以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