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环 (科幻小说)(5)
/大灾难之前绝大部分人都还没有为之后发生的事做好心里准备。全球所有的政府与天文台异口同声地说哈雷彗星仅仅会与地球插肩而过,甚至还在电视上宣传“彗星袭月”这千年一遇的天文奇观。
当然了,根据现在解密的资料来看,大灾难前两个月就已经精确地计算出了那次碰撞,但人类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把彗星完全推离出它原有的轨道。所有的政府对百姓隐瞒了真相。不过我现在倒是理解政府的做法,面对一场注定无可挽回无可避免的灾难,与其让人类在同类之间的暴力与恐怖中走向崩溃,不如在壮美的景象中走向结束。
当时我大概才七岁吧。那天晚上我们全家人都来到了郊外,坐在草地上,看着拖着紫蓝色慧尾的彗星,等待彗星穿过月亮。但是,如你所知的那样,彗星与月亮撞在了一起。月面上的纹路逐渐移动,整个月面黯淡下来。我用个很贴切的词来形容吧——“血泪”。暗红色的岩浆从月球表面迸发,脱离月球。月球拖着泪痕缓缓下坠。
人们最先并没有弄明白发生了什么,望着天上的壮丽的景象第一个反应是拿出手机录像拍照。很快,第一批陨石进入大气层,在与空气的摩擦中冒着浓烟坠向大地。人们这时才从互联网上了解到到彗星与月球发生了碰撞。恐慌传染开来,人群如同溃逃一般向停车场涌去,整个郊区充满了吵杂声和车鸣声。我也被裹挟在其中,被我爸妈抱到了车上。
随后防空警报响起。地面上不断涌起向上移动的光芒。这是这些光芒比下坠的陨石还要耀眼。这些光芒是反导导弹和核弹的推进火焰。核弹上升到大气层外层,形成一个个燃烧的太阳,把陨石吞没。核火球的光芒盖过了黑夜,天空开始闪烁。
当然,像我们这些普通大众低估了这场灾难,而政府高层则远远高估了这场灾难。
混乱并没有持续多久,市政府迅速通过网络向所有的终端发送了前往地下防空洞的消息。车外喧闹声渐渐变小,随后,似乎所有的人都沉默起来。我坐在车上,父母没有说一句话。我们先向驶向城区去接我爷爷奶奶。绝大多数车辆都从公路的另一边驶向郊区的防空洞。
听我的长辈们提过,我们市的地下防空洞最早是在第一次冷战中建设的。第二次冷战开始后,市政府就一直断断续续地扩建改造防空洞。但是我第一次进去时仍对它的巨大的空间感到震撼。防空洞几乎有一艘重型行星际飞船那么大。简直就是一个城市的地下翻版。
防空洞更名为避难所。
说来也很可笑,这些原为人类自相残杀而准备的防御设施最后成为了人类的救命稻草。政府完全按照进行全面核战争的方式动员社会,让社会成为了一个高效运作的机器。
在经历了头几个月的压抑生活后人们逐渐习惯了地下的生活。酒吧、游戏厅、烧烤馆也随后在居民区建立。这个佳友酒吧的前身就是我们避难所的一个大众酒吧。
在最初几年,政府几乎完全禁止无关人员到地表活动。我都是在十五岁生日的时候才再一次回到地表。虽然我已经看过不少照片了,但我仍然为眼前的景象所震撼。整个天都是灰蒙蒙的。太阳的光芒十分暗淡,几乎到了可以用肉眼直视的地步。那时星环带还比较宽。暗黄色的天空如同被腰斩了一般。城市已经成为了一片废墟,郊区的树林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低矮的灌木丛,四周的黄土上稀稀拉拉的长着几株草。避难所的水泥防护盖扩大了不少,但是它的表面也被风沙磨得坑坑洼洼。
当然了,根据现在解密的资料来看,大灾难前两个月就已经精确地计算出了那次碰撞,但人类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把彗星完全推离出它原有的轨道。所有的政府对百姓隐瞒了真相。不过我现在倒是理解政府的做法,面对一场注定无可挽回无可避免的灾难,与其让人类在同类之间的暴力与恐怖中走向崩溃,不如在壮美的景象中走向结束。
当时我大概才七岁吧。那天晚上我们全家人都来到了郊外,坐在草地上,看着拖着紫蓝色慧尾的彗星,等待彗星穿过月亮。但是,如你所知的那样,彗星与月亮撞在了一起。月面上的纹路逐渐移动,整个月面黯淡下来。我用个很贴切的词来形容吧——“血泪”。暗红色的岩浆从月球表面迸发,脱离月球。月球拖着泪痕缓缓下坠。
人们最先并没有弄明白发生了什么,望着天上的壮丽的景象第一个反应是拿出手机录像拍照。很快,第一批陨石进入大气层,在与空气的摩擦中冒着浓烟坠向大地。人们这时才从互联网上了解到到彗星与月球发生了碰撞。恐慌传染开来,人群如同溃逃一般向停车场涌去,整个郊区充满了吵杂声和车鸣声。我也被裹挟在其中,被我爸妈抱到了车上。
随后防空警报响起。地面上不断涌起向上移动的光芒。这是这些光芒比下坠的陨石还要耀眼。这些光芒是反导导弹和核弹的推进火焰。核弹上升到大气层外层,形成一个个燃烧的太阳,把陨石吞没。核火球的光芒盖过了黑夜,天空开始闪烁。
当然,像我们这些普通大众低估了这场灾难,而政府高层则远远高估了这场灾难。
混乱并没有持续多久,市政府迅速通过网络向所有的终端发送了前往地下防空洞的消息。车外喧闹声渐渐变小,随后,似乎所有的人都沉默起来。我坐在车上,父母没有说一句话。我们先向驶向城区去接我爷爷奶奶。绝大多数车辆都从公路的另一边驶向郊区的防空洞。
听我的长辈们提过,我们市的地下防空洞最早是在第一次冷战中建设的。第二次冷战开始后,市政府就一直断断续续地扩建改造防空洞。但是我第一次进去时仍对它的巨大的空间感到震撼。防空洞几乎有一艘重型行星际飞船那么大。简直就是一个城市的地下翻版。
防空洞更名为避难所。
说来也很可笑,这些原为人类自相残杀而准备的防御设施最后成为了人类的救命稻草。政府完全按照进行全面核战争的方式动员社会,让社会成为了一个高效运作的机器。
在经历了头几个月的压抑生活后人们逐渐习惯了地下的生活。酒吧、游戏厅、烧烤馆也随后在居民区建立。这个佳友酒吧的前身就是我们避难所的一个大众酒吧。
在最初几年,政府几乎完全禁止无关人员到地表活动。我都是在十五岁生日的时候才再一次回到地表。虽然我已经看过不少照片了,但我仍然为眼前的景象所震撼。整个天都是灰蒙蒙的。太阳的光芒十分暗淡,几乎到了可以用肉眼直视的地步。那时星环带还比较宽。暗黄色的天空如同被腰斩了一般。城市已经成为了一片废墟,郊区的树林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低矮的灌木丛,四周的黄土上稀稀拉拉的长着几株草。避难所的水泥防护盖扩大了不少,但是它的表面也被风沙磨得坑坑洼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