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之百(2)
男性,79岁,无后,自由职业,无违反行为准则记录。
唯一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他最近的银行消费记录显示他突然购买了大量纸质图书,全部是诗集,各个语言都有。
只要他想,他完全可以直接获得这些诗的数据,完全不需要这些额外花费。
这不符合逻辑。
以往也有类似的事件,芯片的意外故障使大脑的功能受影响,一个人的行为模式可能会在一瞬间发生巨大的改变,甚至可能还会做出违背行为准则的事。
在一个比古代机械钟还要精密的社会,一个齿轮的故障也极端危险。
着急会干扰我的判断,车速已经是城市中的极限,我趁机把与他相关的一切人员的信息都调查了一遍。
发聩的过于平常的信息让我不得不重新计算客户大脑功能受到影响的可能性。
大概是百分之百吧。
车载AI向我发来了信息:“还有1分15秒到达目的地。”
我再次演算确认无误后,关闭芯片,强迫自己调整呼吸,脑中反复回想着客户居住地的设计图。
客户目前对于芯片没有好感的可能性为99.1%,贸然使用芯片可能使沟通失败的概率上升9,9%;根据客户年龄和通讯时的记录推测,他平时的呼吸频率应该为12至14次每秒,考虑对话的影响,应该为13至15次每秒,根据数据记录,呼吸频率相近时,沟通成功率会提高3.3%;离开载具后路程最近的路线是每步0.75米,141步,使用标准的每分钟114步步频可以体现庄重与专业。
车开始减速,然后停在了一个住宅区的门口。
推开车门的同时,平时收纳在上衣夹层的折叠伞自动撑开,稳稳地接住了所有袭来的雨点。
车门关闭,车自动泊至停车位。
走进住宅区,迎面是一个被房屋包围的占地面积颇大的花园,里面种植着当下最合适的花朵。
如同走过无数次般,每分钟114步,我按照最短路线走到了客户的门前。
确认呼吸频率,我按下了门口的门铃。
这是我第一次亲眼见到门铃,按道理这样累赘的设计早就该被淘汰了。
门铃没有响。
门铃坏了的可能性是11.4%,门铃被关闭的可能性是88.5%,操作失误的可能性是0.1%。
直接敲响了客户的房门,间隔0.4秒,敲三下,右手食指下关节,0.3N。
里面传来了急匆匆的脚步声,脚步声停在了门内侧距门约半米处,似在迟疑。
等待六秒,我第二次敲响了房门。
门打开了20度,客户探出头来:“请问你是哪位?”
如果现在他的芯片打开的话,他不会问这种问题。
确实是中年人的模样,虽然头发还是纯黑,浅浅的皱纹已然爬上额头与眼角。
那双眸子里显着等级2的不高兴。
“您好,我是芯片公司的员工,我希望您能允许我为您服务。”我戴着15度的浅笑,舌尖顶住上颌,露出6颗洁白的牙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