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开,我来教你们写宅——评《有时间恋爱不如抽卡》,兼议《同居宅女》和《弱角》(3)
这就造成一个什么效果呢?辱宅。本来我是很不想用这个词的,这个词说出来,似乎太把自己当一回事了,宅算老几?别人有那个闲工夫去辱宅吗?但是果然还是这个词比较准确。设定被表现拖累就是这样。无论如何,《弱角》的游戏有着严重的背景化、工具化,并没有体现出宅元素的魅力。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主角的个人特性和宅的共同特性在描写中被混淆了,如果说主角的作为是因为他本来就是这样的人,而不是因为他是宅,大概要合理得多。
开除宅籍,开除开除!
掌握虚构程度本就是一大难点,这在宅题材又尤为严重。宅题材的一个特点就是它指向自身。它在写宅生活的同时它自己也是宅生活的一部分,就算不讲递归嵌套这种已经进入更高深领域的事情,这也造就了一些独特的问题。动画好不好看?游戏好不好玩?当然好,所以为什么我们不自己去看,自己去玩,要在轻小说里面看主角去看动画玩游戏呢?因为我们看的是宅生活,就算都是宅,就算都消费着同样的产品,宅们的生活也是不一样的,这才是宅题材魅力的根源。
那么轻小说主角的宅生活和我们的又有什么不同呢?
首先,主角会恋爱,没有恋爱的轻小说是不可想象的,而现实中没有恋爱的人生是理所当然的。轻小说作为一种以角色和人际关系为核心的文学形式,恋爱自然是其中的重头戏。只有恋爱才有足够的强度,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作品中可以没有恋爱并以友情作代替,通常是强烈的战友情。而在传统文学中被大量描写的亲情,在轻小说是极度缺位的,大概是叛逆期的青少年不怎么喜欢这种玩意,就算有亲人作主要角色的也老是往妹控姐控父嫁上面拐,已经变成恋爱那一套而不是亲情了。在现实中,读者们,也就是宅,就算去恋爱,宅与宅恋爱是少数,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宅与非宅的恋爱。而无论在什么地方,尽管宅被迫害的程度不同,宅文化在品级上都天然劣于现充文化,或者更准确地说叫主流文化,所以一个宅去恋爱,往往他在恋爱中也不是作为一个宅,不主要表现出宅的特性,而是学习现充的方法去恋爱。
所以,在恋爱中强烈表现出宅特性,这是罕见的,新奇的,有趣的,是宅题材一大看点。
第二点,角色转换,由宅产品消费者变成生产者。大多数宅只是光消费不产出,只有其中很少一部分会变成产出者,从另一面去看文化,同样非常有趣,也是一大看点。这和本作无关所以不再赘述,属于这一类的作品主要是业界类作品,《路人女主》那种同人社团的也算。
第三点,做到极致,成为大佬。需要做到极致的不仅仅是实力,更是生活态度和生活习惯。正如游戏记者Mike Mason所说的那样:
硬核玩家为游戏安排日程、中度玩家把游戏插进日程中、休闲玩家在日程空出来的时候玩游戏。
看动画,玩游戏,这大家都会,可是真要全身心地扑上去,就意味着放弃了很多别的东西。情感是共通的,我们从一个献身于游戏的人身上感受到的接近崇高的伟大的东西,其实和在那些伟大的运动员、科学家、艺术家身上感受到的是一样的,都是一种纯粹的热爱。这种热爱可以让人进入另一个境界中去,即便大家有着相同的爱好,也已经完全不是一类人了。这样,说难听点,可以产生猎奇的效果,说好听点,则是一群鲤鱼王看到了一条暴鲤龙。其不同之处是,很大程度上这不是一种对社会有价值的创造性行为,而是一种自毁行为,然而自毁行为也可以产生一种壮美感,比如极限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