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B站读经典】请让我们自由地相爱:读《无声告白》
封面
《无声告白》是一本可以让人一气呵成读完的小说,语言简练和注重心理活动和周围场景的描写。封页的那句话几乎已然概括了书中的核心意图: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五个人一部戏 各有各的伤
如果看作一部戏剧,这是一部双女主大戏。
书中的女主角莉迪亚,从小对于母亲的要求总是回答“yes”,总是按照父母希望的成长路径去表现,但实际上这可能并不是她真实的自我,违心地迎合最终让她不堪重负,而选择了自杀。
另一位女主角就是莉迪亚的妈妈——玛丽琳,玛丽琳自己的母亲是一位专注于家庭的传统女性,她希望玛丽琳按照自己的心愿成为一个优秀的“妻子”,但玛丽琳的梦想是成为一位医生,因为意外的怀孕,她永远失去了这个机会,于是她把这个梦想全然寄托在女儿莉迪亚身上。这才引发了莉迪亚身上16年来不可承受之重。
抽开故事的脉络,6个主要的角色都各有各的伤疤,除了上面说到的莉迪亚和“妈妈“玛丽琳。“爸爸”詹姆斯
是一位在美国的华人,因为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歧视,特别希望融入到美国的主流社会,他将这种希望也投射到同样拥有东方面孔的莉迪亚身上。
“哥哥”内斯
从小喜欢天文,理解莉迪亚被过度关注的痛苦,成为了莉迪亚在家中唯一的“救命稻草”,但内斯考上哈佛要离开家中时,给莉迪亚带去的却是溺水一般的绝望痛苦。而“妹妹”汉娜
,在家中是一个被忽视的孩子,她用各种方法希望能引起家人的注意,但实际上父母和哥哥却只关注莉迪亚。
家庭中的爱和羁绊在整部故事中蔓延开来。
如何找到真正的自己
这部书以莉迪亚的死亡开始,从调查莉迪亚如何死亡、为何死亡而展开,到家人们明白这个女孩身上所承受的重压而结束。结尾略显仓促,但读下来一直让我思考的问题是:当我们有这个机会,不再继承父母的梦想时,我们如何找到自己,成为自己。
从我的身边来说,小时候父母希望孩子读书好,能考上一个好大学,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而后和一个不错的人结婚,生养下一代。不过这样的路线大多数人是为了解决养老和死亡忧虑。为了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养老环境,一方面不断地工作,另外一方面养育孩子,孩子培养得好,养老越有保障。但是这些年的思考我发现,一个人要想真正地成为自己,发现“我是谁”、“我想做什么”,首先就是要学习面对死亡。当我们离开了对于死亡的焦虑,接下来才有可能正视自己的想法和内心。到底我想成为什么?
在人生关系中 我们如何排序
我们的人生总有很多角色,父母的孩子、妻子的丈夫/丈夫的妻子、孩子的爸妈,我们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希望让他们不要失望,但是我们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的需求。我首先是“我”,然后才是别人的谁。莉迪亚就是因为承载了太多人的期望,她不想让他们失望,于是她假装对于母亲每个生日送的书感兴趣,她假装有很多朋友,让父亲觉得自己融入了这个群体。但这些重压最终压垮了她。我们无法让每一个人满意,这是现实,那么这个陪我们最久的“我自己”,难道不值得你用心地了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