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80%的中国家庭都像这本书里说的这样!——对《无声告白》的一些想法
“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
在《无声告白》一书中,作者伍绮描写了一个中美组合家庭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背景下的跨越三代人、两对母女的故事。小说以最受家庭宠爱的大女儿莉迪亚的死亡为开头,通过时间线的不断切换上溯至父辈们的故事,拼凑出了一个华裔们眼中的70年代美国社会。
作为线索人物的莉迪亚是家中长得最像西方孩子,也是最受父母们疼爱的孩子。原因无他,在这个长得最西化孩子的身上寄托着父母一切的意难平。母亲玛丽莲让莉迪亚过量地学习知识来弥补她因为家庭拖累而夭折的医生梦而父亲詹姆斯则希望莉迪亚可以融入西方社会,和“和她张得一样的”白人做朋友以掩盖自己内心的自卑。
传统的中式大家长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社会同样生根发芽,父母将孩子们视为自己生命的第二次机会,剥夺了孩子们选择的权利而一味试图去修复自己曾经的遗憾。这是成千上万个中国孩子都经历过的悲剧,只是这一次的后果却是血淋淋的死亡。
作为2014年亚马逊年度最佳图书,《无声告白》一书探讨了LGBT、歧视、父母对孩子的掌控欲、职业妇女面对家庭与事业间平衡的无力等等。作者伍绮诗作为一名华裔,透过特殊的视角,还原了70年代下的美国社会,由于华裔和美国人的双重身份,伍绮诗对于外来者的社会认同感和歧视部分的思考十分深刻,其中关于詹姆斯作为华裔在妻子玛丽莲与情妇路易莎间的摇摆不定时的心理状态描写的尤为精彩。但同时由于内容过多,整篇小说也呈现“贪多嚼不烂”的问题。比如杰克和内斯线虽然作者有意将其做成暗线丰富文章内涵,但该线已脱离了父母与孩子间的矛盾已及外来者的社会认同两大主题,无头无尾的同时处处充满着美式套路感,大可删去。
总而言之,《无声告白》是一本无论少年、青年还是中年人都可以从中收获的好书。少年人从中得到对权威迷茫的启发,青年人学会安排家庭与工作的关系,而中年人则可以一边阅读一边听听孩子们的意见。
题外话,谈谈我和《无声告白》的故事 。接触《无声告白》时正是我和父母在为了我中考择校而进行漫长拉锯战的时期。我倾向于新建的G校而父母则认为F校更稳妥。在那段我和我父母谁都说服不了对方的日子里,我阅读了《无声告白》,它就好像一个久别重逢的老友,拍着我的肩,说:坚持自己,放手去干吧。于是我就坚持了自己,选择了G校。我至今未对我当时的决定感到后悔。无论如何,《无声告白》在一定程度上说改变我一生的书都不为过呢。(笑)
最后,在《无声告白》的扉页上曾写到“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拜托他人的期待,寻找真正的自己。”
这是伍绮诗说的,也是我想说的。
图源网易蜗牛读书
谢谢看我叨叨叨了这么多的你。꒰⌗´͈ ᵕ `͈⌗꒱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