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 村上春树《眠》——戛然而止的结尾,清醒的真实梦境
《眠》风格诡异的封面
其实村上春树的《眠》我之前就买过一本,但是有一年公司圣诞交换礼物的时候送出去了,那时我读了一半感觉意犹未尽。
上个月在亚马逊通过Kindle Unlimited服务,借阅到这本书才有机会重新仔细阅读。
村上春树用非常细腻感性的笔触描写了主人公陷入“不眠”后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例如越来越有活力、逐渐关注到生活中被忽略的细节、身体发生变化、开始思考睡眠和人存在本身的意义,以及死亡与睡眠到底有什么不同等。而在最后这一切落入了一个戛然而止的结尾,充满玄幻和意犹未尽的描述仿佛在表达这一切都是场充满悬念的幻觉。没有让人读懂的余地,却又惹人迷思。非常好看,值得再三回味。
这本书中有许多描写十分精妙,禁得起细细推敲和拨开层层文字迷雾下沉淀的情感,也是它最打动我的一部分。
我很喜欢他对于失眠状态的描写,就好像读书的我也正在遭受失眠的折磨。他写道:“直到天快亮,总算有一缕睡意前来造访。我的指尖似乎微微触摸到睡眠的边缘。然而就在一层薄墙之隔的邻室,我的意识却清醒无比,在凝目守望着我。我的肉体蹒跚地彷徨在微明中,又始终感觉自身意识的视线与气息近在身畔。我是企待睡去的肉体,也是行将醒来的意识。”
“每到夜间,猛烈的清醒便倏然而至。在这清醒面前,我束手无策。我被强大的力量牢牢固定在清醒的核心。那力量过于强大,我只能始终清醒着直至天亮。在夜的黑暗中,我一直醒觉如昼。甚至不会思考。聆听着时钟镌刻时间的声音,我唯有凝望黑暗一点点变深,再一点点变暗。”描写中透露出深深的绝望。
清醒的17天如同扳动了一只无形的拉杆,令她逐渐从对失眠的恐惧转变为“享受被扩大的人生,这是一桩妙不可言的事。”在女主人公读了三遍《安娜 卡列尼娜》之后她越读越有新发现,发现了“这部鸿篇巨著中形形色色的谜团和暗示。”(或许也是《眠》里形形色色的谜团和暗示)
“这才是本来的我应有的姿态,我想。重要的是专注力,我这么想到。没有专注力的人生,就仿佛大睁着双眼却什么也看不见。”
故事就在这种自我发现与探讨中不断延伸,然而神奇的是在这本书的结尾,村上春树给出了一个极为突然的“终止符”。女人在夜晚兜风时陷入了不知是真实还是虚幻的来自于陌生人的行凶。
最后他写道“我心灰意冷,靠在座椅上双手掩面,然后哭了。我只能哭。泪如泉涌。我孤身一人,被关在这小铁箱里,无处可逃。现在是黑夜最深沉的时刻,男人们仍在摇撼我的汽车。他们要把我的车掀翻。”
然后故事就这样戛然而止了。
或许这本书的暗线正穿插着一个真正失忆的不幸女人被自我催眠深深包裹住的人生吧。读起来确实毛骨悚然。
有人做了一个大胆的想象,女主人公在大学的时候和男朋友开车到码头边,遭遇到书中描述的“强奸并杀害男友的新闻事件”,在受袭的强烈恐惧中她陷入自我催眠,为自己编织了一个“安逸平和的生活日常假象中”。村上春树在文中关于她”不眠“后发觉自己越来越年轻的描写,也许正证明着“这安逸的生活日常,其实只是受刺激的可怜女人给自己编织的虚幻世界,失眠代表着与自我意识的抗争,在梦中的醒来,意味着现实世界的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