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身边的“荒原狼”

2023-03-25小说阅读读后感我在B站读经典 来源:百合文库
我相信,真正的经典文学作品绝不只是单纯地卖弄文字技巧、构造巧妙情节那么简单。严肃的经典文学必然是作者所处的社会时代的或真实、或艺术化的写照,是作者对时代、人生的真实感悟的流露,同时也包含着作者对时代和人生的追问。赫尔曼·黑塞的《荒原狼》应该属于这样的经典作品之列。
许多人把《荒原狼》归类为意识流小说,因为小说内容有大段的意识流描写,情节也不同于一般的叙事类小说,而是充满了象征、隐喻与各种独特的意向,使得小说内容笼罩在神秘的氛围中。此外,《荒原狼》在结构方面的创新也为它的文学性增色不少,不少作家纷纷效仿黑塞的行文结构(依我愚见,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中国作家刘震云的《我不是潘金莲》等作品,都或多或少地借鉴了黑塞开创的这种结构格式),这些都足以证明,《荒原狼》是一部文学性很强的作品。但比它的文学性更重要的,是小说所塑造的“荒原狼”的形象,以及这个形象的广泛代表性。我们必须深入挖掘“荒原狼”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以及“荒原狼”所秉持的人性对自身和社会所可能造成的影响。
《荒原狼》创作于1927年,那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了近十年,资本主义统治下的欧洲正在经历着所谓“战后的繁荣”。但正如菲茨杰拉德在《五一节》中所揭露的那样,上流社会的歌舞升平掩饰不住社会的矛盾与人性的扭曲,尤其是在作者的祖国——德国。作为一战的战败国,德国受到同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协约国集团的“惩罚”,国家主权受损,同时,高高在上的大资产阶级和军权在手的将军牢牢把握着国家政权,社会上冲突矛盾不断,物价飞涨,民不聊生,而自诩为“精神贵族”的清谈客们却在各种沙龙上边抽着雪茄,边叫嚷着发动另一场战争,以“洗刷德意志的耻辱”。黑塞不堪深受这种社会氛围,毅然放弃德国国籍,加入瑞士国籍,并创作了《荒原狼》抨击扭曲的社会和人性。
我不打算去复述《荒原狼》的情节,也无意评判“荒原狼”的是非对错。对于经典的作品,本就有许多不同的解读,何况是这样一本公认为晦涩难懂的书。在看《荒原狼》的时候,我突然想到,现代社会是否还存在着哈勒尔这样的人物,是否还有“荒原狼”游荡在我们的身边,而我们却浑然不觉?
答案应该是肯定的。虽然黑塞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那么多年,世界看似在跌跌撞撞地向前走,但实际上,我们的社会和人性的进步是微乎其微的。仔细想想,我们当前的社会跟黑塞所憎恶的那个社会又有什么区别呢?同样是经济高速发展的“繁荣年代”,人们的物质生活极大改善,但精神世界却异常空虚,惶惶然不知生活的意义在何处;贫富差距拉大所引发的社会各阶层的矛盾(主要表现为利益诉求的冲突)乃至对立愈发尖锐,所谓“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社会的不安定因素越来越突出化,民族矛盾开始显现,暴力事件发生数量急剧上升;人们的心灵越来越空虚、越来越浮躁,冷漠、怀疑、调侃一切的心态取代了热忱、信任与敬畏......而上述种种,都是产生“荒原狼”的土壤与温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