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阿木历的故事全部读后感集合(6)

2022-08-10 来源:百合文库
蒙古民族的历史是一部征战史,也是一部迁徙史,炒米也因其耐存储、易携带、食用方便的特点,一直是他们的`军备主粮和生活必备食品。
蒙古炒米的食用历史,据史书记载,早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至宋末元初,由于畜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蒙古族人民已经广泛的食用炒米了。《蒙古秘史》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1217年,印度国的麻哈冒德等三名商人,带着花剌子模国出产的织锦料子、棉织品、日用百货到蒙古地区做买卖,得到成吉思汗的亲自接见,并以厚礼相待,还让他们住在干净的白毡房里。一天成吉思汗把亲信朵歹喊进大帐,说道:“我们不能总靠打仗增加自己的财富,也不能靠别的国家的商队把东西运进来,我们要有自己的商队,要同别的国家通商,朵歹,你可是我们蒙古人的第一个商人,这样伟大的事业就从你这里开始吧!”。成吉思汗从属下选派450名懂得西方风俗习惯的穆斯林,由麻哈冒德做引导去花剌子模国做生意。他们带了很多金银财宝来到花剌子模国的讹达剌城,守城将军海尔罕觊觎商队的财宝,派兵屠杀了商队,除朵歹侥幸逃脱,其余全部遇难。
这一事件注定要给花剌子模国和欧洲带来深重灾难。成吉思汗闻讯大怒,决心剿灭花剌子模,惩罚凶犯。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1219年,成吉思汗率领20万大军带着炒米和干肉西征。先头部队很快兵临讹达剌城下,花剌子模援兵从后面包围了蒙古军队,军队缺水少粮,成吉思汗命将士掘井取水,依靠仅有的一点炒米度过了生命的难关,直到后续部队赶来,一举攻克了讹达剌城,活捉海尔罕,并让其饮用金银水而死。可见炒米在当时军事上的重要作用。
战国时吕不韦著的《吕氏春秋·本味篇》中写道:“饭之美者,玄山之禾,不周之粟,阳山之糜”。“阳山”即今天的河套地区,“糜”即《诗经》中的“稷”,北方人说的“稷”,粘为黍,粳为糜。在晋北、陕北、内蒙古一带都有种植。吕不韦认为河套的糜米,同“玄山之禾,不周之粟”一样,都是当时最好的食品。蒙古族人民的传统粮食大多以糜子、白面为主,糜子则主要用来制作风味独特的炒米,不但味道香浓、食储方便,而且耐饥,深受人们喜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