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从性格描摹中“起脚色”(2)

从前有很多人是帮助书场招揽听众的,如卖米仁粥的,卖五香豆和盐金花菜的,卖糖山楂的,卖面筋百叶的等等零食小吃。有的老阿爹听书要带孙子、孙女一齐来,小孩子不是来听书,是来吃这样那样零食的,到后来,多少总要把说的书听进去些,别人都在大笑,当然也会影响这些孩子的注意,即使他们开始听的时候一无所知,到后来也会逐渐注意起来。
为什么大家都在笑?听到后来自然而然他们也笑了,也就是他们对我们说的书开始有所领会了,听懂了,听懂了就感到兴趣了。
尤其是青少年,小孩子喜欢听大书(评话),因为大书要动手开打,劈刀动枪啦,发镖打弹啦,他们听了之后,说不定回到家里就比划起来,听到后来,连小书(弹词)也要听了,唱词也听得懂了。这就是培养听众的接班人。当然我不是提倡书场里一定要卖零食小吃,偶然想到这一变化,可能有点关系吧。
听书是种娱乐。但我们演员不能把说书看成单纯的娱乐,还有教育的责任。演员到了台上,要想到台下各界人都有,一句话出口,尤其是“放噱头”,应当多想想放的噱头,对人们可有好处?!邋里邋遢的东西情愿不说,恶形恶状的噱头,为了引人发笑而随口乱说,那是不对的。要让听众笑得健康,没有副作用,方为上品。
我说的《啼笑因缘》,女主角有三个:沈凤喜、何丽娜、关秀姑,都是说北京话的。她们三人的年龄大小又差不多,我的嗓子欠佳,起女角色已属勉强,要区分三个不同性格的女角色,必然困难很多。

从性格描摹中“起脚色”


解决的办法是干脆不用假嗓,利用说表把三个人物的不同性格,以及习惯动作表达出来,听众便可领会,不会混淆。
沈凤喜十七岁,何丽娜二十岁,关秀姑二十一岁,如此三个女性,我的分别方法是。
在她们出场之前,先把人物用说表来铺垫:关秀姑父亲早年当过红胡子(土匪),老夫妻都会骑马打仗,后来军队来剿匪;他们象长坂坡赵云怀抢阿斗那样把女儿抱在怀里冲下山去,不幸秀姑的娘中流弹倒地死去,父亲见妻子已死,下马抱起女儿,重新上马,冲出重围。关老头明白做强盗没有好下场,故洗手改行做伤科大夫。书里说关秀姑的本领是父亲传授,他父亲确有本领,有软硬功夫,眼力好,能拿筷子夹住正在飞的苍蝇,这是有可能性的(没有可能的,就不科学了)。
原著作者这样写法,也是说明关秀姑性格成长过程。人物出场开相,不必每个人都交代详尽,只须重点刻画。关秀姑的开相要结合个性:瓜子脸、眉如铁铣,又细又黑,杏核眼,豁眼稍,说明她秀中带刚,托出英俊不凡。让人听了,更觉与沈、何不同。
樊家树第一次与关秀姑见面时,她正站在院子里刺绣十字花谱,托出她爱劳动的平民人家姑娘本色,终日两手不闲,兼又衬托时代背景,〈当时绣十字花谱,犹如目下结绒线)。
接下来说到樊对关寿峰说的恭维话,使老英雄很激动,因为他从来没有碰到过有钱的少爷这样看得起穷人,故用拳头往桌上一砸,说一声:“你这个朋友我交定了!”桌子一震,一只茶杯从台角上滚下去,关秀姑眼明手快,起手接住,流露出她自幼练武的一手,又拿揩布擦了桌子,重新倒上茶来,轻声说:“樊先生,这是他高兴,请不要误会。”等等,都是使听众如见其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