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屋,艾丝,星期六》Chapter 5(3)
“可他明明是个有着良知的人。他对知识充满着敬仰,将高中文凭,个人词典,和家人朋友的信视作重要之物带在身旁。他有着自己的骄傲,乐于指正别人拼写的错误。他的良知体现在看不起和妓女嬉闹的迪克,阻止他强奸南希,但最后,这一切却又被一种疯狂,一种冷血所吞噬......”
“说实话,我不相信佩里是一个生性堕落的人。‘如果一朵花因为没有得到过阳光和雨露而枯萎,将它从你的花园中铲除是合理的,但粗暴指责他天性堕落是毫无道理的’。他的心中,始终有着一束月光或一只小动物带来的感动......只不过,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它太难发芽了。”
“看得出来,作者确实同情怜悯佩里。他借杜威之口,‘佩里·史密斯的一生都与幸福无缘,而是一个可悲、丑恶与孤独的旅程,是一个幻想接着一个幻想。’但他也说,‘他希望看到佩里和他的同伴被绞死,一起绞死。’可我不明白,为什么是佩里呢?全文中其实每个角色都算得上值得怜悯,唯有佩里作者给予了极多的关爱。”
我以极快的速度敲击着书封,抬头盯着天花板上浅灰色的台灯。
“这可能是因为作者在佩里身上看见了自己,毕竟,作者真的花了许多时间与佩里交流。那六年中,他们成为了人们所认为的朋友。他也曾带给佩里保释的希望,但也亲自灭掉了这种希望。以至于有些人认为,杜鲁门是带着‘友谊’的面具,从佩里那里榨取写作的资料。但,我宁可相信他们之间确实存在着真正的友谊,建立在同情上的友谊。而事实如何已经不重要了”
“杜鲁门与佩里有着极其相似的身世和性格,甚至于家庭的要素都一致--酗酒,暴力,欺凌。他们的一生都被强烈的敏感与多疑缠绕,身上永远是极端自尊与极端自卑共存。也如杜鲁门自己说到的:‘我们像是在一个家庭里长大的,他从后门出去,而我走了前门。’或许,这正是杜鲁门如此倾心于佩里的原因。或许也正是因为没有拯救佩里带来的精神损伤,成为了扼杀了杜鲁门创作激情的最后因素。在这本电影稿后面的访谈中,对杜鲁门有了更详细的刻画。‘他交际广泛但又孤僻封闭,他才华横溢但又自怜自卑,他观察敏锐,却沉溺于虚伪的赞美,他始终能在人群中凸显出来,夸张并且满足于被注目,与此同时,又展现出一种近乎冷酷的控制力。像一面镜子,在他的写作中,对于佩里的感情反射出了他自怜的心态,一体两面。’”
“谢谢介绍......看来这种非虚构类小说,还需对创作环境有个更详细的了解。那么回到原先的话题,说完佩里就可以回到标题,冷血,也是小说的中心词了。”
“我对于冷血的理解,是一种漠不关心,一种没有理由的伤害。是心存善意,却又漠视生命。”
“说实话,我不相信佩里是一个生性堕落的人。‘如果一朵花因为没有得到过阳光和雨露而枯萎,将它从你的花园中铲除是合理的,但粗暴指责他天性堕落是毫无道理的’。他的心中,始终有着一束月光或一只小动物带来的感动......只不过,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它太难发芽了。”
“看得出来,作者确实同情怜悯佩里。他借杜威之口,‘佩里·史密斯的一生都与幸福无缘,而是一个可悲、丑恶与孤独的旅程,是一个幻想接着一个幻想。’但他也说,‘他希望看到佩里和他的同伴被绞死,一起绞死。’可我不明白,为什么是佩里呢?全文中其实每个角色都算得上值得怜悯,唯有佩里作者给予了极多的关爱。”
我以极快的速度敲击着书封,抬头盯着天花板上浅灰色的台灯。
“这可能是因为作者在佩里身上看见了自己,毕竟,作者真的花了许多时间与佩里交流。那六年中,他们成为了人们所认为的朋友。他也曾带给佩里保释的希望,但也亲自灭掉了这种希望。以至于有些人认为,杜鲁门是带着‘友谊’的面具,从佩里那里榨取写作的资料。但,我宁可相信他们之间确实存在着真正的友谊,建立在同情上的友谊。而事实如何已经不重要了”
“杜鲁门与佩里有着极其相似的身世和性格,甚至于家庭的要素都一致--酗酒,暴力,欺凌。他们的一生都被强烈的敏感与多疑缠绕,身上永远是极端自尊与极端自卑共存。也如杜鲁门自己说到的:‘我们像是在一个家庭里长大的,他从后门出去,而我走了前门。’或许,这正是杜鲁门如此倾心于佩里的原因。或许也正是因为没有拯救佩里带来的精神损伤,成为了扼杀了杜鲁门创作激情的最后因素。在这本电影稿后面的访谈中,对杜鲁门有了更详细的刻画。‘他交际广泛但又孤僻封闭,他才华横溢但又自怜自卑,他观察敏锐,却沉溺于虚伪的赞美,他始终能在人群中凸显出来,夸张并且满足于被注目,与此同时,又展现出一种近乎冷酷的控制力。像一面镜子,在他的写作中,对于佩里的感情反射出了他自怜的心态,一体两面。’”
“谢谢介绍......看来这种非虚构类小说,还需对创作环境有个更详细的了解。那么回到原先的话题,说完佩里就可以回到标题,冷血,也是小说的中心词了。”
“我对于冷血的理解,是一种漠不关心,一种没有理由的伤害。是心存善意,却又漠视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