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之内的往事——《在细雨中呼喊》读后感(2)
写孙广才之死,他写村里的罗老头捞尸体时以为捞上了一头猪,这是死的荒唐。
写孙有元之死,他写孙有元以为自己魂儿丢了,想要绝食,但又忍受不了饥饿。经历了许多波折,终于死了。孙光林祖父如愿以偿的死去,让身为无赖的孙广才痛苦自责,这是死的悲哀。
写苏宇之死,写苏宇在床上躺着,几次三番的想寻求亲人的帮助,亲人选择了冷漠视之。这是死的孤独。
上一次看余华的著作是在《活着》,这些人物的死亡让我带来一种震撼,后来我开始思考人死亡的意义,我觉得人死亡本身是没有意义的,意义之所以有意义,就是因为他能够与赋予其他事物意义。如果一个人的死亡有意义的话,就是提醒他人好好活下去。
有人说冷峻悲悯即余华。我觉得余华对待这些人物的态度无一例外地指向了悲悯,而余华写他笔下的人物时,文字的风格是冷峻的。这便是冷峻悲悯。至于作者对回忆这一事物的看法,很令我印象深刻。
他在书中的序这样写道:因为当人们无法选择自己的未来时,就会珍惜自己选择过去的权利,回忆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可以重新选择,可以将那些毫无关联的往事重新组合起来,从而获得了全新的过去,而且还可以不断的更换自己的组合,以求获得不一样的经历。当一个人独自坐在公园的长椅上,在日落时他嘴角露出一丝微笑,他孤独的形象似乎值得同情,然而谁又能体会到他此刻的美妙旅程,他正坐在回忆的马车里,他的生活重新开始了,而且这一次的生活是他自己精心挑选的。
而小说中的“我”的祖父孙有元,躺在椅子上,就是这样。
在书中的人物回忆自己的过去时,在书前的读者,我,也加入到了回忆自己过去的行动之中,而我的这些回忆,有心酸也有幸福。
阅读真是一个美妙的过程。通过阅读 ,观照世界,观照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