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巧的牢笼
我总以为对于一位音乐家来说最重要的是他领悟和理解音乐的能力,而在南艺老师看来,专业技巧才是最为至关紧要的一个因素。
在混迹南艺两年的过程中,我发现所有人关心的并不是你能否借助音乐表达一定的情绪、你的音乐是否有感染力,而是你弹得有多快、你弹出来的每个音是否清晰、你能够驾驭多难的曲子,至于音乐表达出来的东西,人们只能简单地判断它“好听”或是“不好听”。
专业钢琴圈以不同的程度为依据将所有人分为三六九等,而所谓的程度就是依据你能驾驭多难的曲子、你的手指有多快而将你定位在“小学几年级”或是“中学几年级”。
当你告诉别人你在弹钢琴的时候,别人首先会问“你弹的是什么曲子?”进而断章取义地将你归为“几年级的学生”。比如说车尔尼849就是小学水平、299就是中学水平、肖邦练习曲就是大学水平。
不管你对音乐领悟的能力有多强,你一个弹849的肯定要比肖邦练习曲的矮半截,换句话说,你一个程度低的必须要在程度高的人面前低头哈腰、唯唯诺诺。因为弹奏音乐的程度是随着琴龄的增长而不断加深的,你一个能驾驭李斯特的在钢琴上肯定少不了二十年,而你一个车尔尼599的小菜鸟充其量也不过两三年的功夫,因此,琴龄成了专业领域内论资排辈的依据,你说你一个弹两年的要想跟人家十年、二十年的平起平坐,所有人都责怪你没大没小,进而用冷眼和鄙夷逼着你“老老实实地做一个小菜鸟”,并借此维持专业领域所谓的游戏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