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简化工作太草率,让汉字至今伤痕累累(4)
2024-03-25 来源:百合文库
3、定位不同、领袖意志,是中日汉字简化出现上述两大区别的根源
图:据文改会秘书长叶籁士披露,“國”字的简化在50年代曾引起很大争议,郭沫若力主内中用“王”,理由是“此乃张王李赵之王”,但很多文改会委员坚决不同意,后遂加一点改为“玉”。图为太平天国所使用的简体“國”字。
缩减汉字总量,“一个字可以代替好几个字”,实际上违背了汉字自发演进的规律。自古至今,一方面,为了便于书写,汉字会追求形体的简化,自唐而下,自发出现了大量的简体字;另一方面,为了表意明确,汉字又会追求数目的繁化。比如,当“云”字逐渐被大量用于“孔子云”、“孟子云”时,古人就造出了一个新字“雲”,来指代天空中的水汽结合体。1949年后,把“云”、“雲”二字一并简化成“云”,就造成了词义上的困扰。2006年,某学者在央视百家讲坛节目中讲“子云笔札君卿舌”,错把“子云”解读成了“子曰诗云”。其实,这里的“子云”,是指汉代名人谷永(字子雲)。如果不一味追求“一个字代替好几个字”,“子雲笔札”想来是断不会被理解错的。
大规模的“一个字代替好几个字”,给汉语的表意明确,造成了很大的破坏。比如,面和麵(麺),本是两个意思完全不同的词。前者指脸部、脸面;后者指粮食磨成的粉。所以,民国人读《水浒传》“睡到四更,同店人未起,薛霸起来烧了面汤,安排打火做饭吃”一段,可以很清晰地知道,烧的“面汤”是洗脸水;但今人来读,恐怕就不免要理解成煮面汤来吃了。再如,适和適,在古代不但是两个不同意思的字,连读音也不一样。“适”读kuo,是疾速的意思,“適”读shi,是到哪里去的意思。强行用“适”来代替古代的“适”(kuo)和“適”,那要分清这些古代名人——南宫适、李适、高适、沈适、赵汝适——究竟是“适”(kuo)还是“適”,就很要命了。现在很多著作,也只好强行把《梦溪笔谈》的作者沈适(kuo)改名为沈括。其实,既然“摘”字都没有简化,“適”又有什么必要非得简化成“适”,然后平白增添如此多音、义上的混乱呢?
图:据文改会秘书长叶籁士披露,“國”字的简化在50年代曾引起很大争议,郭沫若力主内中用“王”,理由是“此乃张王李赵之王”,但很多文改会委员坚决不同意,后遂加一点改为“玉”。图为太平天国所使用的简体“國”字。
缩减汉字总量,“一个字可以代替好几个字”,实际上违背了汉字自发演进的规律。自古至今,一方面,为了便于书写,汉字会追求形体的简化,自唐而下,自发出现了大量的简体字;另一方面,为了表意明确,汉字又会追求数目的繁化。比如,当“云”字逐渐被大量用于“孔子云”、“孟子云”时,古人就造出了一个新字“雲”,来指代天空中的水汽结合体。1949年后,把“云”、“雲”二字一并简化成“云”,就造成了词义上的困扰。2006年,某学者在央视百家讲坛节目中讲“子云笔札君卿舌”,错把“子云”解读成了“子曰诗云”。其实,这里的“子云”,是指汉代名人谷永(字子雲)。如果不一味追求“一个字代替好几个字”,“子雲笔札”想来是断不会被理解错的。
大规模的“一个字代替好几个字”,给汉语的表意明确,造成了很大的破坏。比如,面和麵(麺),本是两个意思完全不同的词。前者指脸部、脸面;后者指粮食磨成的粉。所以,民国人读《水浒传》“睡到四更,同店人未起,薛霸起来烧了面汤,安排打火做饭吃”一段,可以很清晰地知道,烧的“面汤”是洗脸水;但今人来读,恐怕就不免要理解成煮面汤来吃了。再如,适和適,在古代不但是两个不同意思的字,连读音也不一样。“适”读kuo,是疾速的意思,“適”读shi,是到哪里去的意思。强行用“适”来代替古代的“适”(kuo)和“適”,那要分清这些古代名人——南宫适、李适、高适、沈适、赵汝适——究竟是“适”(kuo)还是“適”,就很要命了。现在很多著作,也只好强行把《梦溪笔谈》的作者沈适(kuo)改名为沈括。其实,既然“摘”字都没有简化,“適”又有什么必要非得简化成“适”,然后平白增添如此多音、义上的混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