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条军规:人们被社会现实任意摆布,却找不到反击的方式(2)
“黑色幽默”中的“黑色”指的是一种可怕、滑稽、令人不安的社会现实。在许多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西方人眼中,现实世界好比面目狰狞的怪兽,恐怖、离奇、怪异的事件每天都在上演,面对这样一个黑色的现实,人类又该何去何从?这时,“幽默”就成了一种武器,它不仅指滑稽、可笑的场景描写,更意味着一种写作方式,也就是,作家用嘲讽、用机智、用玩笑,用经过非理性包装的理性,对抗黑色的现实,把它的黑暗面放大,让它变形、扭曲,让它支离破碎、自相矛盾的一面能够最大程度地暴露出来。
“黑色幽默”不是作家对现实的逃避和妥协,不是无望的悲观主义,相反,它是这样一种态度:在绝望中对抗虚妄,用语言回应现实的暴力。这种文学态度在本书中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展现,小说的篇幅虽然很长——中译本的字数有四十万之多——核心情节却十分简单,那就是:约塞连想要逃走,约塞连逃成了。这部小说庞大的篇幅不是建立在情节之上,而是依靠神神叨叨的对话、琐碎的事件、突然出场又突然消失的人物来支撑。可以说,小说通过杂糅的叙述和旁逸斜出的细节,营造出一种语言层面的无序状态,用来隐喻约塞连身处的非理性世界。
约瑟夫·海勒之所以会写这样一个故事,与他的个人经历直接有关。海勒是一个大器晚成的作家,1923年出生在纽约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7岁高中毕业以后加入了美国空军,成了一名轰炸机的投弹手,二战期间,在北非和意大利参加了60多次飞行任务。1945年二战结束,海勒复员,之后拿到了纽约大学艺术学的学士学位和哥伦比亚大学的硕士学位。
毕业以后,他在大学教过书,做过广告撰稿人,一度也曾投身传媒业。1953年,海勒开始创作长篇小说《第十八条军规》,它是《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前身,小说的素材直接来源于海勒在二战期间担任投弹手的经历。他会用这种方式写作,是因为从19世纪末以来,西方人开始意识到世界的荒诞与非理性,他们的生存体验可以这样描述:人被看不见、摸不着的某种东西控制着,生命被任意地摆布,却找不到反击的方式。
因此,二十世纪的西方文学,有一个倾向,就是试图去揭示这种人类生存经验,或者说,试图去反抗这种生存状态。到了海勒写作的年代,人们开始把希望寄托于语言,寄托于虚构,把叙述视为现实和历史本身,用语言隐喻现实世界,希望借此能够重新把握世界,确立生存的确定性,找回已经失去的明晰状态。
“黑色幽默”不是作家对现实的逃避和妥协,不是无望的悲观主义,相反,它是这样一种态度:在绝望中对抗虚妄,用语言回应现实的暴力。这种文学态度在本书中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展现,小说的篇幅虽然很长——中译本的字数有四十万之多——核心情节却十分简单,那就是:约塞连想要逃走,约塞连逃成了。这部小说庞大的篇幅不是建立在情节之上,而是依靠神神叨叨的对话、琐碎的事件、突然出场又突然消失的人物来支撑。可以说,小说通过杂糅的叙述和旁逸斜出的细节,营造出一种语言层面的无序状态,用来隐喻约塞连身处的非理性世界。
约瑟夫·海勒之所以会写这样一个故事,与他的个人经历直接有关。海勒是一个大器晚成的作家,1923年出生在纽约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7岁高中毕业以后加入了美国空军,成了一名轰炸机的投弹手,二战期间,在北非和意大利参加了60多次飞行任务。1945年二战结束,海勒复员,之后拿到了纽约大学艺术学的学士学位和哥伦比亚大学的硕士学位。
毕业以后,他在大学教过书,做过广告撰稿人,一度也曾投身传媒业。1953年,海勒开始创作长篇小说《第十八条军规》,它是《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前身,小说的素材直接来源于海勒在二战期间担任投弹手的经历。他会用这种方式写作,是因为从19世纪末以来,西方人开始意识到世界的荒诞与非理性,他们的生存体验可以这样描述:人被看不见、摸不着的某种东西控制着,生命被任意地摆布,却找不到反击的方式。
因此,二十世纪的西方文学,有一个倾向,就是试图去揭示这种人类生存经验,或者说,试图去反抗这种生存状态。到了海勒写作的年代,人们开始把希望寄托于语言,寄托于虚构,把叙述视为现实和历史本身,用语言隐喻现实世界,希望借此能够重新把握世界,确立生存的确定性,找回已经失去的明晰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