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印象(二)——诗人周恩来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跟大家分享了周恩来青少年时期的求学经历,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周恩来具有极为出众的文学才能,但鲜为人知的是,周恩来还是一位出色的诗人。他以诗歌记录下自己成长过程中的足迹。
1914年,周恩来在《敬业》(周恩来发起的“敬业乐群会”创办的会刊)上发表了他的诗作:《春日偶成》:
极目青郊外,烟霾布正浓;中原方逐鹿,博浪踵相踪。(其一)
樱花红陌上,柳叶绿池边;燕子声声里,相思又一年。(其二)
在第一首诗中,周恩来采用了隐喻的手法,表达了对封建军阀和袁世凯独裁统治的痛恨;第二首中,他以白描的手法,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感,我们真要好好珍惜春天,珍惜我们身边的人。
这两首诗是我们目前所知周恩来最早公开发表的诗作,这一年他16岁,大体相当于现在初三学生,而其文学底蕴显然是绝大多数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所不具备的。
1916年,好友张蓬仙(乐群会发起者之一)离开南开中学,前往日本时,周写了送别诗:《送蓬仙兄返里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