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士族发展史-第二部-第十章(2)

2023-11-23十六国士族史匈奴汉赵 来源:百合文库
由此激发了更为复杂的民族矛盾,加上当时边郡的官吏处理民族问题时也有失偏颇,所以他们也因此心怀忿恨,数次杀害长吏,渐渐的成为了破坏稳定的“祸患”。汉末天下大乱和士族时代的来临使得这种民族矛盾更为剧烈,西晋后期以司马家为首的士族集团的内部争斗,为这些野心勃勃的“异族”首领提供了一个难得的独立机会,南匈奴人刘渊抓住机会脱离中央建立起自己的政权,中原大乱也就不可避免了。其实在十六国时期第一个从中央政府独立出去的是巴氐人所建立的成汉国,但是影响最大的还是南匈奴人刘渊所建立的汉赵国。所以历史学家很自然的就把国家分裂这口“锅”安到了刘渊的头上,当然事实也是如此。
刘渊作为十六国时期第一位风云人物,他建立政权的模式对日后其他十六国政权的建立必定会有一个示范作用,刘渊在建立政权后任用刘宣为丞相,崔游为御史大夫,陈元达为黄门郎,刘聪进大单于,刘曜为建武将军。核心官员中刘渊必定是以匈奴人为根本,所以在军政大权上都以匈奴人为主,但是南匈奴入中国百年也不可能轻视中原士族,所以刘渊政权内部还有一批汉人士族,但是此时天下大乱,武功的需要远大于文治,并且作为第一个在中原建立政权的塞外民族,刘渊对于汉人士族是不能够完全信任的,而由于衣冠南渡中原大批士族前往江南,北方留下来的士族集团也不清楚接下来的中国将何去何从,所以基本都处于观望状态,这样多种原因掺杂在一起形成了汉赵政权初期的官员组成模式。而在政治制度上汉赵则采用了以汉制和匈奴自身的制度相融合的方式,中央设置三公九卿治理国家,地方还是以各部单于分统各部。

士族发展史-第二部-第十章


从政治上我们能明显看出汉赵政权具有明显的过渡性,这为后期五胡全面汉化做了一个初步的基础和前进方向。
十六国是一个异常混乱的时期,但是在战争、屠杀中南下的五胡也面临着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怎样才能够立足于中原,针对此种问题解决办法,在十六国时期的五胡走向了两种极端,一种就是以强权暴力的方式来解决;一种就是在没有取得民族认同的前提下盲目的进行民族融合。但不管使用何种方式,五胡想要在中原扎根的想法是没有改变的,所以五胡为了争夺中华正统,对晋室的态度分为两派(当然这里必须说明,对晋室起决定性态度的还是各方的利益,这是根本,必须知道),一派"拥护"晋室,一派"反对"晋室,靠司马颖起家的匈奴人刘渊、羯人石勒是一系;靠司马越起家的司马睿、琅琊王氏是一系,以及承认元帝正统的鲜卑慕容氏和后期的氐人苻氏、羌人姚氏等。两派内部之间虽然矛盾重重,但是至少在出征时的旗号还是鲜明的(虽然只是个幌子),所以田余庆先生在其《东晋门阀政治》中把整个十六国时期分为三个阶段:

士族发展史-第二部-第十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