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谁的山海 ——读《山海经》有感(2)

2023-11-21读书读后感《山海经》 来源:百合文库
拔剑怒视苍穹的那一刻,他们每个人都是夸父,是精卫,是刑天。要在这昔日战斗过的山海上,再补一次天际;再谱写一次神话。这时《山海经》所载的,也不再是传说……
《山海经》是对中国知识分子以致全体人民的血脉的一种提醒、一种督促,没有那种长者式的木讷的教诲,也没有《圣经》的极端宗教性,它只是用华夏的语言叙述着华夏的故事。它像是我们的瞻望,又像是回忆,在那奇山异兽间,礼乐钟鼓里,一点一滴的拾起我们对文明的记忆,对精神的寄托。我们从山海中走来,又回到山海中去,历经沧桑、浮沉、兴衰。我们手中握的;血里流的,还是那逐日的桃杖,旱魃的赤血……
《山海经》之所以能载住血脉,载住民族,正是因为它是人民的、是民族的故事。它不属于神仙、不属于帝王;不是统治者的工具,更不是思想的枷锁。它更像是普通百姓的围炉夜话,是河山一隅的风土人情——养成思维与价值的不是教堂宗会的宣言,而是茶香氤氲的往事。
以《山海经》为起始,中国神话传说体系由此延续传承——以人民,民生为中心的故事,以反抗与崛起为精神的英雄传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脊梁精神”也由此生长

谁的山海 ——读《山海经》有感


以“牲牷肥腯,粢盛丰备”告慰神明,因为“夫民,神之主也。”
这种“民在神上”的思想是其他文明中闻所未闻的,在西方文明的神话体系中,“英雄事迹”往往是诸神战争中表现勇猛,或是贞于爱情,或是驯服恶兽。最后的结局可能也是悲惨的,但这种希腊式悲剧往往带有个人英雄主义色彩,人闻之下泪,所悲的是个人命运。这悲剧相比《山海经》式悲剧,“悲”中往往缺乏“壮”的成分,如果说西方英雄故事是孤勇的个人与命运的斗争悲歌,那么东方英雄故事则是全民族的抵抗之诗。
第二是英雄的角色,传说往往是围绕着一个英雄展开的,西方英雄角色常常是健壮的,出生不凡的男子,这种力与美在命运前孤独的搏击是西方传说的主旋律。而在《山海经》中,角色往往是不定的,一个普通的女孩,一位巨人,一条龙,甚至是一个种族,一个反抗天帝的无头怪物——这反应了与西方个人英雄主义截然不同的阶级意识差异——“英雄不问出处”的平等性,这也为中华民族日后巨大的包容性做基调。
最重要的是对神明的态度差异,西方传说大抵是围绕众神写起的,人类命运由神主宰。弑神之人不仅会遭到神罚,更会遭到人民的唾弃。而在东方传说中我们似乎连违逆的神明都找不到——天下是人民的,山海更是人民的——如果说有兴风作浪的恶神,掀起那滔天的巨浪来,普通人里总要站出几个英雄来,移山的移山,治水的治水;如果必要,还要射几个日头下来,待到那民生安定了,定要将那作乱的牛鬼蛇神从殿上扯下来,扪在斩龙台,八卦阵上——细数造化,秋后算账。这为西方文明毛骨悚然的操作恰恰是《山海经》的中心主旨——“敢叫日月换新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