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山海 ——读《山海经》有感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由陶渊明的诗,我曲径通幽的读到了《山海经》,我很好奇,是怎样的“山海”能让置身桃园的陶潜提笔泼墨写出“猛志固常在”的诗句。
《山海经》是描绘我国大荒时期风土装貌的志异类古籍。传说,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与价值追求的缩影,它能唤起一个民族人对血脉的苏醒与觉察,对自身处境的惊醒与长嗟。陶渊明在东晋乱世中抽身隐居,寄身桃园,袖手天下。而读《山海经》,那“将以填沧海”的精卫;“敢于日竞走”的夸父,除三害斩凿齿的后羿;“退蚩尤”却“时亡之”的魃。那种“悬日月而不刊”的大义,“沛乎塞沧溟”的浩然——正是那充斥《山海经》的民族精神,唤醒了陶渊明作为隐逸知识分子的良知与民族责任感。那少年的热血,不屈的壮志,一幕幕、一声声,像惊醒的钟鸣,敲在这位倒下的巨人的心上。但此时的渊明,已不再是少年……桃园外战火纷飞,民生涂炭;山海里,他老泪纵横,遥想但年:“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昔时人已没,但《山海》的钟声却响彻古今。鲁迅幼年时读及《山海经》。父亲病故,故乡破败,童年的梦醒了,他走投无路。面对我们世代为之奋斗,为之流血的山海,巨人醒了,他拿起铁笔,他要劈出一条路来,他要唤起其他沉睡着的巨人,铸剑,补天,射日:我们昔日所做的,今天也定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