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精选白话译文并赏析(4)
更为值得注意的,是主持考试的试官中有一个是变成为神的关公。关公的形象在《聊斋志异》中多次出现,无一例外都代表着公平和正义代表公平和正义的关公,在《聊高志异》中的首次登场,是被安排在阴界文宗的位置上,这一点颇含深意。这直接同蒲松龄的生活与思想有关。方面是作者本人生活体验的反映。他十九岁时,接连以县、府、道三个第一考中秀才,主持考试的就是清初文学家施愚山,蒲松龄一直视他为能识才、爱才、选才的恩师。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在基于亲身体验而产生的蒲松龄的意识中,认为考试制度执行得好不好,关键是主持考试的人正派不正派,有没有应具的才学和眼光。他后来写的许多揭露科举考试弊端的作品中,那么尖锐地集中讽刺试官的平庸与贪婪,不是偶然的。细读这篇作品不难体会到,在作为试官的关公和应试者宋公及张生的形象中,是寄托了蒲松龄本人对科举考试和进入仕途的理想与追求的。
若同他后来在经过多次挫折和痛苦之后写出的一系列有关科举考试的作品相比,其间思想发展的脉络与认识上的异同,都是有清晰的轨迹可寻的。这种融入到人物形象之中的作者对生活的热情,特别是对科举考试的理想和憧憬,正好是这篇作品属于蒲松龄早期创作的明证。说这篇小说是批判科举考试制度的,不仅与小说的实际内容不符,而且把作品创作的时间背景完全弄错了。读者从中可以得到的启示是,文章虽然采用幻笔,充满奇异的艺术想象,但其描写还是立足于作者本人的生活体验和对生活的认识的。
其次是作品中表现了蒲松龄的道德观念和与此相关联的赏罚原则。赏罚原则必定包含着提出这一原则的人的道德观。文章中这一原则和相关的道徳观念,是通过宋公考试时答卷的内容表现出来的。考试的题目出得有点奇怪:“一人二人,有心无心。”可宋公却就此写出一篇精妙的文章,文章未录全文,只摘出其中的四句:“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但明伦在这里加一段评语说:“有心无心,明慎用刑之道,不外乎是。”提醒读者要注意“有心”“无心”这四个字。一位清代的《聊斋志异》评论家何守奇篇末评云:“一部书如许,托始于考城隍,赏善罚淫之旨见矣。”“赏善罚淫”,的确是这一篇,也是《聊斋志异》中许多篇作品的要旨之一。
另外,篇中还多处将虚构的奇幻情节加以坐实,以增加作品的真实。如一开头就写主人公宋公是“予姊丈之祖”,结尾处又写“公有自记小传,惜乱后无存,此其略耳”。又如与宋公一起参加考试的秀才,代宋赴任河南城隍,临别时“自言长山张某”,宋公还阳后“问之长山,果有张生,於是日死矣”。这些都暗示给读者,文中所记并非凭空杜撰。蒲松龄是把假事当做真事来写,至少是要让读者当做真事来相信,这也是《聊斋志异》中惯常用的手法。
若同他后来在经过多次挫折和痛苦之后写出的一系列有关科举考试的作品相比,其间思想发展的脉络与认识上的异同,都是有清晰的轨迹可寻的。这种融入到人物形象之中的作者对生活的热情,特别是对科举考试的理想和憧憬,正好是这篇作品属于蒲松龄早期创作的明证。说这篇小说是批判科举考试制度的,不仅与小说的实际内容不符,而且把作品创作的时间背景完全弄错了。读者从中可以得到的启示是,文章虽然采用幻笔,充满奇异的艺术想象,但其描写还是立足于作者本人的生活体验和对生活的认识的。
其次是作品中表现了蒲松龄的道德观念和与此相关联的赏罚原则。赏罚原则必定包含着提出这一原则的人的道德观。文章中这一原则和相关的道徳观念,是通过宋公考试时答卷的内容表现出来的。考试的题目出得有点奇怪:“一人二人,有心无心。”可宋公却就此写出一篇精妙的文章,文章未录全文,只摘出其中的四句:“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但明伦在这里加一段评语说:“有心无心,明慎用刑之道,不外乎是。”提醒读者要注意“有心”“无心”这四个字。一位清代的《聊斋志异》评论家何守奇篇末评云:“一部书如许,托始于考城隍,赏善罚淫之旨见矣。”“赏善罚淫”,的确是这一篇,也是《聊斋志异》中许多篇作品的要旨之一。
另外,篇中还多处将虚构的奇幻情节加以坐实,以增加作品的真实。如一开头就写主人公宋公是“予姊丈之祖”,结尾处又写“公有自记小传,惜乱后无存,此其略耳”。又如与宋公一起参加考试的秀才,代宋赴任河南城隍,临别时“自言长山张某”,宋公还阳后“问之长山,果有张生,於是日死矣”。这些都暗示给读者,文中所记并非凭空杜撰。蒲松龄是把假事当做真事来写,至少是要让读者当做真事来相信,这也是《聊斋志异》中惯常用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