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棘有花 - AimxyZ无佩戴头瞄的诞生 2(2)
2023-11-01 来源:百合文库
MEMS代表的微机电运动传感技术是一个新方向,被广泛的应用在手机和无人机等产品中。我们有顶尖的技术大神,也有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还有我的决心:如果成功,我们将为模拟飞行创造一个最可靠的赞助商。
我还是把事情想简单了,2014年10月,也就是我们开启研发征途仅4个月后,有人开始在网上推销一款看似Trackir,但电路板和外形有些不同的东西。那时正版Trackir5 PRO含红外灯架由Natural Poin公司指定飞极社淘宝店代理,售价1300 ,而这个名为TrackNP的玩意售价370,其后推出的充电版灯架售价160,最厉害的是这货可以通过Trackir软件的硬件识别检验。
这对准备从硬件到软件,从算法到界面都自主研发的我们来说,无异于一次信心挑战。搞类似开发的都明白,研发成本90%在算法和软件工程,再除去硬件设计直接山寨,最后只剩元件和生产成本,Trackir十年的进化精华。
但是,用户是不会管你有多少专利付出多少努力的,他感觉不好就会叫,我由此总结了一句话:市场不会给你任何怜悯,在Aimxy模块头瞄发布不到一年,2018年中,开发组便开始讨论进化方案,包括更强壮的磁校准算法,更小体积的模块,更长续航时间,我们甚至造出了二代模块,取消开关,通过轻磕开机......。
我一直坚持一线客服,正是希望获得最全面的用户反馈。至2018年底,我已感到模块方案对用户要求过高,开机即用,全程无忧,不仅是大家的希望也是我们一直的目标。很明显,依靠磁场修正陀螺仪水平漂移的可靠性在多样化场合低于预期。虽然绝大多数情况下重新校准可以解决问题,但总是需要校准本身就是个大问题。
对于创新研发而言,选择技术方向是一切的基础。初代Aimxy之所以选择MEMS方向,同样是反复技术论证评估的结果 :红外方向,Trackir已做到极致,主动灯架能带来最佳效果,但有成像光点碰撞和红外源干扰两个原理性无解问题。而且发光点之间距离必须足够大才能保证传感精度,所以Trackir5的灯架已是光源数量最少、整体体积最小的方案。因此红外方向不符合我们在保持价格优势前提下超越Trackir综合使用体验的目标。
所有可能的技术方向我们曾充分研究,灯塔、超声波、图像识别、多传感整合......,当时除了模块方案,没有一个价格合理而更可靠的。例如非常诱人的面部特征识别方向,早在2010年我就测试过一款名为FaceTrackNoIR的软件,在Aimxy确定技术方向的2014至2015年,我们反复测试和评估该技术方向的可行性,结论是:对电脑算力占用过(FaceTrackNoIR占用CPU达50%以上),原始传感数据精度过低且不稳定,导致必须极高平滑处理而使延迟过于显著,即便如此经常跳变,最后是太容易丢脸或错误跟随不是人脸的图像。如果选此方向,我们将承担巨大的投资和时间风险。
我还是把事情想简单了,2014年10月,也就是我们开启研发征途仅4个月后,有人开始在网上推销一款看似Trackir,但电路板和外形有些不同的东西。那时正版Trackir5 PRO含红外灯架由Natural Poin公司指定飞极社淘宝店代理,售价1300 ,而这个名为TrackNP的玩意售价370,其后推出的充电版灯架售价160,最厉害的是这货可以通过Trackir软件的硬件识别检验。
这对准备从硬件到软件,从算法到界面都自主研发的我们来说,无异于一次信心挑战。搞类似开发的都明白,研发成本90%在算法和软件工程,再除去硬件设计直接山寨,最后只剩元件和生产成本,Trackir十年的进化精华。
但是,用户是不会管你有多少专利付出多少努力的,他感觉不好就会叫,我由此总结了一句话:市场不会给你任何怜悯,在Aimxy模块头瞄发布不到一年,2018年中,开发组便开始讨论进化方案,包括更强壮的磁校准算法,更小体积的模块,更长续航时间,我们甚至造出了二代模块,取消开关,通过轻磕开机......。
我一直坚持一线客服,正是希望获得最全面的用户反馈。至2018年底,我已感到模块方案对用户要求过高,开机即用,全程无忧,不仅是大家的希望也是我们一直的目标。很明显,依靠磁场修正陀螺仪水平漂移的可靠性在多样化场合低于预期。虽然绝大多数情况下重新校准可以解决问题,但总是需要校准本身就是个大问题。
对于创新研发而言,选择技术方向是一切的基础。初代Aimxy之所以选择MEMS方向,同样是反复技术论证评估的结果 :红外方向,Trackir已做到极致,主动灯架能带来最佳效果,但有成像光点碰撞和红外源干扰两个原理性无解问题。而且发光点之间距离必须足够大才能保证传感精度,所以Trackir5的灯架已是光源数量最少、整体体积最小的方案。因此红外方向不符合我们在保持价格优势前提下超越Trackir综合使用体验的目标。
所有可能的技术方向我们曾充分研究,灯塔、超声波、图像识别、多传感整合......,当时除了模块方案,没有一个价格合理而更可靠的。例如非常诱人的面部特征识别方向,早在2010年我就测试过一款名为FaceTrackNoIR的软件,在Aimxy确定技术方向的2014至2015年,我们反复测试和评估该技术方向的可行性,结论是:对电脑算力占用过(FaceTrackNoIR占用CPU达50%以上),原始传感数据精度过低且不稳定,导致必须极高平滑处理而使延迟过于显著,即便如此经常跳变,最后是太容易丢脸或错误跟随不是人脸的图像。如果选此方向,我们将承担巨大的投资和时间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