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曾国藩不是读书的料,一篇课文背个几天都背不了,但他特别勤奋(4)

2023-08-20 来源:百合文库
曾玉屏拿出一笔钱,通过欧阳凝祉的关系,让曾国藩前往衡阳唐氏宗祠读书,拜在擅于写八股文的汪觉庵老先生门下读书。一年后转入湘乡涟滨书院。换一个读书的环境,也许能够有所长进。
道光十二年(1832年),曾国藩和父亲曾麟书再次参加秀才的考试,临出门的时候,曾麟书告诉儿子:要是这次我再考不上,就不会回来了。
曾麟书想得很清楚,他这次是置于死地而后生,被乡亲们嘲笑了那么多年,思想上的包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若是再考不中,他直接跳湘江河,没有脸面再回来丢人。
父子俩相互鼓励,这次是铆足了劲,非中不可了。
压力就是动力,父子俩一路高歌猛进,连过县试、府试两关,最后的院试那一关,父子俩都感觉临场发挥得很不错,光宗耀祖无疑。
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曾麟书如愿以偿中了秀才,但是曾国藩却落第,他不仅落第,而且成了名人。
很多历史资料和一些曾国藩的传记上,都说他是道光十二年中的秀才,其实他并没有中秀才,只是通过了两场考试,在最后一场考试中卡住了。

曾国藩不是读书的料,一篇课文背个几天都背不了,但他特别勤奋


曾国藩不但落榜,还被学台“悬牌批责”。
在曾子家训中,有一段曾国藩自己写的文字:……余平生吃数大堑……第一次壬辰年(道光十二年)发佾生,学台悬牌,责其文理之浅……
“悬牌批责”有多严重呢?
每次考试后,主考官都会挑几篇文章出来,作为范文。当然,有正面范文,也有反面典型,曾国藩的这次考卷就被当成了“反面典型”。主考官(学使廖某)说,此文是文理欠通的典型,文笔尚可,道理没讲通,大家要引以为鉴。
“文理欠通”是很严重的批评。大清顺治九年(1652),给考试定了“六等黜陟法。“文平通者列为等,文理亦通者列为二等,文理略通者列为三等,文理有疵者列为四等,文理荒谬者为第五等,文理不通者为六等。
所以被悬牌批责为“文理欠通”,是一件很难堪的事情,相当于被全省示众。这一下,曾国藩不光在湘乡出了名,还在全省出了名。当然,考官认为,曾国藩的文章虽然文理欠通,但是通过文字能看出来,基本功还是很扎实的。为了安慰曾国藩,主考官让他“发充佾生”。佾生是祭孔时的乐舞生,本来也算是种荣誉,而且下次考试可以免考县试和府试。所以黎庶昌后来给曾国藩编年谱时,干脆就不提主考批语,只说:……公从应试备取,以佾生注册。

曾国藩不是读书的料,一篇课文背个几天都背不了,但他特别勤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