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族发展史
第三十五章、孝安皇帝
汉孝安皇帝讳刘祜(107-125年):祜者福也,帝为肃宗之孙,清河孝王刘庆之子;谥法:宽容和平曰安;於孝殇皇帝延平元年八月癸丑,即皇帝位。年十三岁。
由于孝殇皇帝年仅两岁便夭折驾崩,所以临朝称制的邓太后不得不在宗室当中寻找继任者,孝章皇帝之孙,清河孝王刘庆之子刘祜被邓太后选中,决定立其为孝和皇帝之嗣。于是在延平元年(106年)八月,邓太后令其兄车骑将军邓骘持节迎立年仅十三岁的刘祜入继大统,是为孝安皇帝,与此同时邓太后继续临朝称制。
孝安皇帝在位十九年,纵观孝安皇帝一朝的国家政策是开始逐渐内收的,其标志性事件就是西域都护的设立反复,永初元年(107年)六月壬戌,罢西域都护;而后又在元初六年(119年)复立。这种政策的反复是国家控制力减弱的表现。还有就是困扰汉帝国百年的羌乱问题。政治上士族全面崛起,一跃成为国家权力的核心力量,并且还开始与外戚集团合流,据《后汉书·邓骘传》载:“骘等崇节俭,罢力役,推进天下贤士何熙、祋(dui)讽、羊寖、李郃、陶敦等列于朝廷,辟杨震、朱宠、陈禅置之幕府,故天下复安。”就这样一批有才学的士人一方面被推荐进入朝廷任官;另一方面,征辟到自己的幕府之中,外戚就通过这种方式来全方面掌控内外朝堂。这时皇帝的地位就显得异常尴尬,权力都掌握在以太后为首的外戚手中,皇帝成了孤家寡人,随着皇帝的日渐长大,想要掌权的心情就越是急迫,这种压抑的心情终于在建光元年(121年)迎来了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