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的两个边缘人物,一个自绝后路,一个笑到最后(5)
《红楼梦》第四回说李纨“惟知侍亲养子,闲时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后,有“而已”二字。这两个字虽然不多,却把李纨扬长避短、知所进退的形象一下子就树起来了——曹公笔下,字字无虚。
李纨凡此种种,换来的是什么?有良好的声誉——“浑名叫作‘大菩萨’,第一个善德人”(《红楼梦》第六十五回),还有实际的利益——“一个月十两银子的月钱,比我们多两倍子,老太太、太太还说你寡妇失业的,可怜,不够用,又有个小子,足足的又添了十两银子,和老太太、太太平等;又给你园子里的地,各人取租子;年终分年例,你又是上上分儿。你娘儿们主子奴才共总没有十个人,吃的穿的仍旧是大官中的。通共算起来,也有四五百银子”(《红楼梦》第四十五回)。
相形之下,赵姨奶奶的表现,我们只能很不厚道地用“惨不忍睹”来概括。
应该说她的条件还是不算坏的。政老爷的宠爱,几乎到了“专房”的程度;一儿一女,虽系庶出,但毕竟也是贾府血脉。女儿自不用说,无师自通的金凤凰,治家理事比王夫人生的那个“凤凰蛋”强得不是一星半点儿——只要亲妈不跟着添乱就谢天谢地了。只要把儿子教育出来就是了。
结果“环三爷”被她教育得“粗夯”(《红楼梦》第一百一十五回)不堪,与丫鬟赌钱耍赖姑且不说,时不常有首文字问世,也只能得到他大爷那种货色“这诗据我看甚是有骨气”“不失咱们侯门的气概”(《红楼梦》第七十五回)的赞赏。